[发明专利]一种多联式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多联式空调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0112.2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2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王泽;周相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32 | 分类号: | F24F11/32;F24F11/54;F24F11/64;F24F11/77;F24F11/67 |
代理公司: | 11274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联式空调 室内空间 室内机 制冷控制信号 开启信号 送风控制 制冷空间 制热空间 发送 空调技术领域 辅助加热器 控制系统 控制装置 制冷模式 制冷需求 室外机 运行时 制热 | ||
1.一种多联式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式空调包括位于不同室内空间的m个室内机,m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所述多联式空调控制方法包括模式控制步骤;所述模式控制步骤包括:
若所述室内机所在室内空间的条件符合制冷空间条件,生成制冷控制信号,向所述室内机和室外机发送所述制冷控制信号,所述制冷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室内机和所述室外机处于制冷模式;
若r个所述室内机处于制冷模式,且k个所述室内机所在室内空间的条件符合制热空间条件,生成第一送风控制信号和第一辅热开启信号,向k个所述室内机发送所述第一送风控制信号,向辅助加热器发送所述第一辅热开启信号;所述第一送风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室内机处于送风模式;所述第一辅热开启信号用于控制所述辅助加热器对k个所述室内机所在室内空间进行加热,r、k为大于0的整数,且r+k=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控制步骤还包括:
若m个所述室内机所在室内空间的条件均符合制热空间条件,生成制热控制信号,向所述室外机和m个所述室内机发送所述制热控制信号,所述制热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室外机和m个所述室内机处于制热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m个所述室内机处于制热模式,所述多联式空调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室内机所在室内空间的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生成第二辅热开启信号,向所述辅助加热器发送所述第二辅热开启信号,所述第二辅热开启信号用于控制所述辅助加热器对所述室内机所在室内空间进行加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室内机的设定温度与预设温度偏差的差值;
若所述室内机所在室内空间的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室内机的设定温度,生成第一辅热关闭信号,向所述辅助加热器发送所述第一辅热关闭信号,所述第一辅热关闭信号用于控制所述辅助加热器停止对所述室内机所在室内空间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式控制步骤前,所述多联式空调控制方法还包括条件判断步骤;所述条件判断步骤包括:
若所述室内机所在室内空间的环境温度大于环境温度上限值,确定所述室内机所在室内空间的条件符合制冷空间条件;
若所述室内机所在室内空间的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环境温度下限值,确定所述室内机所在室内空间的条件符合制热空间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室外机处于故障状态时,所述多联式空调控制方法还包括应急工作步骤;所述应急工作步骤包括:生成第二送风控制信号和第三辅热开启信号,向至少一个所述室内机发送所述第二送风控制信号,所述第二送风控制信号用于控制至少一个所述室内机处于送风模式;向所述辅助加热器发送所述第三辅热开启信号,所述第三辅热开启信号用于控制所述辅助加热器对至少一个所述室内机所在室内空间进行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联式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室内机处于送风模式时,在生成所述第一辅热开启信号或所述第三辅热开启信号前,所述多联式空调控制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室内机所在室内空间的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辅助加热器的设定温度与预设温度偏差的差值;
生成所述第一辅热开启信号或所述第三辅热开启信号后,所述多联式空调控制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室内机所在室内空间的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辅助加热器的设定温度时,生成第二辅热关闭信号,向所述辅助加热器发送所述第二辅热关闭信号,所述第二辅热关闭信号用于控制所述辅助加热器停止对所述室内机所在室内空间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01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