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氮化铝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69142.1 | 申请日: | 2019-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5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 发明(设计)人: | 孙卫康;田静;李庆春;汤志强;茹红强;赵东萍;王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东大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东陶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5/581 | 分类号: | C04B35/581;C04B35/622;C04B38/08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 地址: | 261200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氮化 陶瓷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孔氮化铝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预处理、离子碳氮共渗处理、沉降、混合和烧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氮化铝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预处理,空心Al2O3微珠粒径为100~500μm,壳壁厚为15~75μm,纯度大于99.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氮化铝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离子碳氮共渗处理,真空离子碳氮共渗热处理,升温速率为5~20℃/min,保温时间30~6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氮化铝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离子碳氮共渗处理,碳源气体为甲烷、丙烷、乙炔,氮源为氮气,碳源与氮源的质量配比为1:(6-12),混合气源的气压为460~1280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氮化铝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烧结,升温速率的3~8℃/min,最高温度保温时间为30~9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氮化铝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混合,MgO粉平均粒度为20nm、纯度大于99.9%;SiO2粉平均粒度为45nm,纯度大于99.5%;Al2O3粉平均粒度为30nm,纯度大于99.9%;PVA溶液的浓度0.5~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氮化铝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沉降,超声清洗的次数为1~5次,干燥温度为50~120℃,时间为6~12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氮化铝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混合,AlN微珠、MgO粉、SiO2粉、Al2O3粉的质量配比为(90-98):(4-8):(3-6):(2-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氮化铝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的得到的多孔氮化铝陶瓷材料,孔隙率为63.3-87.5%,比表面积为0.95-4.18m2/g,一级孔平均直径为58-294μm,二级孔平均尺寸为45-95nm,弯曲强度为155.7-249.6MPa,压缩强度为24.2-43.6MPa。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氮化铝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预处理,洗涤的次数为1~3次,干燥温度为50~120℃,时间为6~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东大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东陶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东大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东陶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91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孔氮化硅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车辆盲区监测警示方法及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