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信息安全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9138.5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3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邓邱伟;林志坚;魏鹤;刘健皓;曹明革;杨刚;刘汝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奇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28 | 代理人: | 范胜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信息 安全 存储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汽车信息安全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待加密的明文信息,其中所述明文信息为汽车车载控制系统发送至汽车远程服务器中的通信信息;将所述明文信息调入可信执行环境中以隔离汽车车载控制系统的权限,其中,所述可信执行环境部署在安全模块中,所述安全模块中嵌入了双重加密算法;根据所述双重加密算法对所述明文进行双重加密形成密文发送至汽车远程服务器中。本申请依赖于安全模块的可信执行环境,通过预设的通信方式的接口接入安全模块,在于安全模块中赋能具有安全保护加密服务以及存储功能,应用预设的双重加密算法实现关键数据及密钥不被窃取,保障用户秘钥存储安全,不被提取及克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安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信息安全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系统面临的攻击主要来自两方面——内部攻击和远程攻击。其中,内部攻击主要由智能网联自身缺陷引起,比如总线、网关、ECU等安全程度不够所导致。未来智能网联汽车面临的信息安全威胁梳理为来自云端、通道、终端三个维度。
目前市面上的车联网4G模块供应商,其主业是为客户提供承载具体业务的产品,安全只是为其产品功能服务的附加属性。他们的安全方案更多的是譬如芯片自带的TRUSTZONE等基于硬件基础做可执行环境,或根据现有的成熟理论做secure boot,基于现有密码算法或硬件安全存储单元做secure storage,而SHA等具体的摘要算法则是为某项安全功能的实现做支持。此类安全措施是静态安全措施,其特点为基于当前可信赖的理论或成熟TLS框架对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做保护。当前看来这种方式是安全的,但不足以应付多变的安全态势。此类安全措施也仅能保护产品某一方向的安全,还存在安全措施在部署应用时候因操作人员的具体水平不同而引申出的新的问题。在缺少网络安全防护和硬件SE防护的情况下,存在汽车信息被窃取、指令被篡改,车机被控等等危险性的威胁。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提供一种能够跟踪用户语音助手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处理以及自动生成语音提醒信息的汽车信息安全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信息安全存储方法,包括:
获取待加密的明文信息,其中所述明文信息为汽车车载控制系统中欲发送至汽车远程服务器中的通信信息;
将所述明文信息调入可信执行环境中,其中,所述可信执行环境部署在安全模块中,所述安全模块中嵌入了双重加密算法;
根据所述双重加密算法对所述明文进行双重加密形成密文发送至汽车远程服务器中。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明文信息调入可信执行环境中以隔离汽车车载控制系统的权限的方法包括:
识别所述可信执行环境是否运行;
当所述可信执行环境为运行状态,将获取的所述明文信息调入所述可信执行环境。
可选的,所述双重加密算法包括高级加密标准算法和公钥加密算法。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双重加密算法对所述明文进行双重加密形成密文发送至汽车远程服务器中的方法包括:
通过预设通信协议调用所述双重加密算法;
采用高级加密标准中的密码分组连接模式与所述公钥加密算法给所述明文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第一重加密信息;
采用高级加密标准中的电码本模式对所述明文信息进行加密以形成第二重加密信息;
将所述第一重加密信息与所述第二重加密信息合并生成密文,并通过预设安全协议传将所述密文输至所述汽车远程服务器中。
可选的,所述采用高级加密标准中的密码分组连接模式与所述公钥加密算法给所述明文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第一重加密信息的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奇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奇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91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