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皮革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手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68901.2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7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华;宋鹏涛;郭新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8F1/00 | 分类号: | B68F1/00;D06M15/277;D06M15/657;D06M11/44;A44C5/0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杜帅 |
地址: | 51908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革制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手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革表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皮革制品本体;将所述皮革制品本体依次在第一处理剂和第二处理剂中浸泡超声处理;以及将经过浸泡处理后的皮革制品本体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所述皮革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剂为氟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相对分子量为200~400的;所述第二处理剂为氟烃基三烷氧基硅烷,相对分子量为500~800。本发明公开一种皮革表带以及手表。本发明中的制备方法,在皮革制品本体的表面形成结构完整的保护层,使得皮革制品的防水性较好,同时具有优良的防污、耐候性、耐摩擦、除臭、自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革表面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革制品及其制备方法,还涉及一种包括皮革表带的手表。
背景技术
皮革制品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例如皮包、皮鞋、皮带、皮革表带等等。在皮革制品的使用过程中,其是否具备防水性是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另外,皮革制品在制作过程中,皮革通常需要经过缝纫、胶粘和/或打孔等处理才能得到所需的皮革制品。这样的处理对于皮革表带防水的完整性具有一定的破坏。
以皮革表带为例,皮革表带是手表专用的采用真皮(牛皮、鳄鱼皮等)和人造皮革制备的带状饰品。一般来说,皮革表带由面皮层(通常会染上各种颜色,最常见的颜色有黑色、棕色、白色和红色等)、中间层(填料,通常采用质量较差、易吸水的皮革边角料)和底皮层(按防水性能可分为防水底皮和不防水底皮)三层组成,并采用缝纫和/或胶粘的方式这三层组合在一起。此外,一般来说皮革表带分为长边和短边,长边通常会有孔洞,而短边上设置有箍环和表扣。
在采用缝纫和胶粘工艺制作皮革表带的过程中,缝纫处(缝纫针孔处)、表扣和箍环的连接处、轴孔端以及长边上的带孔处的皮料的完整性均有一定程度地损坏。皮革表带无论是采用防水皮料还是非防水皮料,由于皮革表带的完整性受到损坏,因此其防水性能都将受到极大地影响。水汽和/或水(或汗水)可以通过皮革表带破损处渗透至皮革表带内部,而皮革表带内部不具有不防水功能;尤其是内部含有填料的皮革表带,其中的填料不仅不防水而且容易吸水。当水水汽和/或水(或汗水)进入到皮革表带内部,皮革表带将从内部开始腐蚀损坏,从而使得皮革表带佩戴使用寿命缩短。皮革表带所存在的问题在其他皮革制品中同样存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皮革制品存在的防水性能较差,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提供一种皮革表带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皮革表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皮革制品本体;
将所述皮革制品本体依次在第一处理剂和第二处理剂中浸泡超声处理;以及
将经过浸泡处理后的皮革制品本体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所述防水皮革表带;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剂为氟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相对分子量为200~410的;所述第二处理剂为氟烃基三烷氧基硅烷,相对分子量为500~8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氟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可以选择为 220、240、250、260、280、300、320、340、360、380、4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氟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可以选择为 550、600、650、700、75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剂选自丙烯酸六氟丁酯、丙烯酸八氟戊酯、丙烯酸九氟己酯、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甲基丙烯酸四氟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甲基丙烯酸九氟己酯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剂选自十二氟庚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二氟庚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供第一处理剂和第二处理剂包括:将所述第一处理剂和所述第二处理剂冷却至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89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尾气排放检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气液分离装置以及换热分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