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陆两栖飞机着水静力试验载荷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68404.2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0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胡亮文;曾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5;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毓灵 |
地址: | 51904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陆 两栖 飞机 静力 试验 载荷 计算方法 | ||
1.水陆两栖飞机着水静力试验载荷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依据适航规章条款计算水陆两栖飞机着水时的总载荷和作用点以及船体的压力分布;
步骤二、依船体外形和各站位处的压力分布构建船体外形和着水的分段压力分布函数;
步骤三、依据步骤一适航规章条款给出的总载荷和作用点以及步骤二中构建的船体外形和着水的分段压力分布函数,建立着水区域起始点的两未知参数方程;
步骤四、采用二分法迭代求解出着水区域的起始点纵向坐标和着水区域长度;
步骤五、依据步骤四求解得到的着水区域,采用步骤二中构建的压力分布分段线性函数,通过曲面积分得到着水区域内相邻两框之间的着水总合力和压心;
步骤六、根据相邻两框之间的着水总合力和作用点坐标按照杠杆比的原理即可求得到左右两框上的垂向载荷;左右两框的垂向载荷分别为:
第i框的垂向载荷为:第i+1框的垂向载荷xi为第i框的站位,xi+1为第i+1框的站位,Fz为着水总的合力,xf为两相邻框之间的压心;
步骤七、根据相邻每个框上的垂向载荷,即可求出侧向载荷,侧向载荷fyi为tan(βi)与垂向载荷fzi的乘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飞机着水静力试验载荷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二中,依船体外形和各站位处的压力分布构建船体外形和着水的分段压力分布函数:
船体几何外形分段函数为:b(x)=k3x+c3
着水的分段压力分布函数为:p(x)=kx+c
其中,x为站位处位置,xi≤x≤xi+1(i=1,2,…n),b为站位处舭宽,k,k3,c,c3均为各站位处线性系数,n为框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陆两栖飞机着水静力试验载荷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三中的着水区域起始点的两未知参数方程:
其中,β(x)为每个框的斜撑角、xc为水载荷压心,a,b分别为着水区域的起点和终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陆两栖飞机着水静力试验载荷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船底框各站位处的斜撑角β(x)为根据船底几何外形随站位处位置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陆两栖飞机着水静力试验载荷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五中得到着水区域内相邻两框之间的着水总合力和压心如下:
第i框的站位为xi,第i+1框的站位为xi+1,fz为两相邻框之间的合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84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