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扭转振动能量储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68124.1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5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武;孙超凡;黄丹;张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5/123 | 分类号: | F16F15/123;B06B1/16;F03G7/08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扭转 振动 能量 装置 | ||
一种扭转振动能量储放装置,包括传动轴,传动轴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在轴承座上,其中轴承座上固定有用于限定滚动轴承位置的轴承端盖;每个轴承座的底部设有一组推动机构;传动轴的中部固定有压盘;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扭转振动能量储放装置,一方面能有效的达到系统的减振效果,另一方面主要用于振动试验平台中实现自激振动与强迫振动的转换,在系统发生强迫振动时,系统的微幅扭振能量被该装置收集,在强迫振动停止后,通过离合结构,使收集到的能量在系统内部释放,实现实验系统自身的自激扭转振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非线性振动能量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扭转振动能量储放装置。
背景技术
扭转振动是旋转机械工作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现象,而轴系是所有旋转机械中最根本的结构之一,目前主要对轴系进行扭转振动的研究。扭振的产生通常是由作用于轴的转矩发生变化引起的,当轴的负载或驱动力突然发生变化时,作用于轴的力矩发生一定的变化,轴发生扭振现象。在旋转机械的运转过程中,扭振的发生会对整个系统的安全产生较大的危害,其会在系统内部产生动应力,该动应力值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当动应力值超过轴的疲劳极限,会造成轴的疲劳损伤,影响轴系的工作性能,造成比较恶劣的影响,严重时会发生断轴现象。此外,扭振还会使整个系统发生次同步振荡现象,若机床的传动轴发生扭振,则其加工出的产品的精度则会大大降低,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
目前,针对扭转振动能量收集的研究比较少,主要研究的是减小扭转振动的不利影响,其主要的措施是安装扭振减振器,扭振减振器主要利用减振弹簧的缓冲减振特性,从而减小扭振的不利影响。减振器虽然能减振,但扭转振动能量完全被释放了,其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工作稳定的扭转振动能量储放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扭转振动能量储放装置,包括传动轴,传动轴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在轴承座上,其中轴承座上固定有用于限定滚动轴承位置的轴承端盖;每个轴承座的底部设有一组推动机构;传动轴的中部固定有压盘;
传动轴上具有左圆锥过渡结构和右圆锥过渡结构,左圆锥过渡结构与传动轴左侧的轴承座之间设有能量收集系统,能量收集系统与传动轴右侧的轴承座之间设有能量释放系统,传动轴上套设有左弹簧和右弹簧,左弹簧分别与能量收集系统和压盘顶压配合,右弹簧分别与压盘和能量释放系统顶压配合。
能量收集系统包括圆台块,圆台块为左大右小的圆台结构,圆台块的中心处开设有中心孔,圆台块通过中心孔套设在传动轴的左端部,圆台块与传动轴为间隙配合,中心孔的右端为第一圆台孔,第一圆台孔与左圆锥过渡结构相适配;
圆台块上设置有能量收集弹簧总成和自动离合总成,能量收集弹簧总成由四组直线振动储能机构组成。
圆台块的左侧面开设有方形环槽,自动离合总成包括四根长轴,四根长轴穿设在圆台块上且均布在方形环槽的四个顶角处,长轴与圆台块为间隙配合,长轴的左端部固定有链轮,长轴的右端固定有小摩擦轮;四个链轮之间啮合连接有链条,其中链条的上侧段、左侧段、下侧段以及右侧段上均固定有小质量块,小质量块的内端为圆台结构;
圆台块的左侧面开设有四个矩形槽,四个矩形槽位于方形环槽的内侧且分别紧邻于方形环槽的四个边;四组直线振动储能机构分别装配在四个矩形槽内。
每组直线振动储能机构包括两个能量收集弹簧组件,两个能量收集弹簧组件对称设置在矩形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81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制造设备减震装置
- 下一篇:扭转振动减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