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控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68066.2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5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林丹;戴其兵;刘敏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汪阮磊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发光层、封装层、触控层以及触控驱动检测电路;所述触控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单元;所述触控驱动检测电路与所述触控层的每个触控电极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触控电极单元的电容变化情况,监测触控位置;所述触控驱动检测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触控电极单元受压形变情况,监测所述触控位置的压力大小。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用一触控层替代现有技术中的电容触控单元和压力触控单元,从而实现触控显示装置的二维及三维检测,其中,触控层的结构简单,可以减少触控显示装置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触控显示装置来说,触控操作是比较重要的人机交互操作,因此准确检测触控操作的相关参数,是保证触控显示装置的用户体验的重要手段之一。
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触控显示面板。目前,大多数触控显示面板仅能够进行平面二维(2D)坐标检测,无法实现三维(3D)坐标检测。平面二维(2D)坐标检测指能够检测手指在触控显示面板表面上X、Y方向的触摸位置的坐标。三维(3D)坐标检测指能够检测手指在触控面板表面上X、Y、Z方向上触摸位置的坐标。其中,Z方向指垂直于触控显示面板表面的方向,Z方向是用来检测手指按压屏幕的压力大小。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三维(3D)坐标检测,用户都是采用两个相对独立电容触控单元和压力触控单元来实现,这样会使显示装置的结构设计变复杂,增加触控显示装置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3D触控显示装置结构设计过于复杂,显示装置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发光层、封装层、触控层以及触控驱动检测电路;所述发光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封装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触控层设置在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单元;所述触控驱动检测电路与所述触控层的每个触控电极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触控电极单元的电容变化情况,监测触控位置;所述触控驱动检测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触控电极单元受压形变情况,监测所述触控位置的压力大小。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触控电极单元包括第一触控电极线和第二触控电极线,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线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线均以预设方向绕节点设置,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线的一端与第二触控电极线的一端在所述节点处电连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线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触控驱动检测电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线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线均为多层金属结构,且均包括一层压敏材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线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线均以预设方向绕所述节点成方形螺线或圆形螺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线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线均以顺时针方向绕所述节点设置。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触控电极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节点处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线的一端与第二触控电极线的一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触控电极单元还包括第一触控引线和第二触控引线,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触控引线与所述触控驱动检测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触控引线与所述触控驱动检测电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控引线与所述触控电极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触控引线通过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开设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线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触控引线与所述触控电极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触控引线通过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开设的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线的另一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触控驱动检测电路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触控电极单元的电容的电容检测子电路,和用于检测所述触控电极单元所受压力大小的压力检测子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80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