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杂交构树的根插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67647.4 | 申请日: | 2019-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3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 发明(设计)人: | 阚家强;宰学明;邓苏重;徐荣欣;王国进;朱立;黄艳菊;李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2/10 | 分类号: | A01G2/10;A01G24/28;A01G24/15;A01G24/10;C05G1/00 |
| 代理公司: | 32237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建华 |
| 地址: | 21003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杂交构树 扦插 成活率 生物学特性 产业发展 技术保障 苗期管理 硬枝扦插 插条 根系 构树 基质 炼苗 选配 坏死 腐烂 移栽 树根 繁育 杂交 采集 生长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构树的根插方法,针对杂交构树的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发明了“基质的选配→插段的采集及处理→扦插方式→扦插苗期管理→炼苗和移栽”的杂交构树根插方法。在扦插后的管理中解决了硬枝扦插成活率低,插条易腐烂坏死等难题,使根系发生迅速,生长健壮,成活率大大提高,为杂交构树的短期轮伐、大规模繁育提供了技术保障,以期推动构树产业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无性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杂交构树的根插方法。
背景技术
杂交构树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历经十几年潜心研究并通过示范验证,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的优质树种。采用现代农业育种技术,通过太空搭载育种,杂交选育等手段培育出了中科1号、2号、3号杂交构树,杂交构树101,杂交构树201等树种。具备以下特征:速生性:年均株高4-6m,粗4-6cm。当年栽植,当年收获。丰年性:每年亩产韧皮纤维200KG,木材2000KG,构枝叶1500KG。耐砍伐:一年栽植,连年收获,收获年限20年以上。
杂交构树具有树皮制浆、树杆制桨、树叶饲料等多种用途,大力推广杂交构树的种植,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及丰富的经济效益。但杂交构树不会开花结果,难以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种植。现有的硬枝扦插繁殖方式季节性强,一般在惊蛰到清明进行扦插,当硬枝萌芽后,枝条内营养会逐渐流失,成活率得不到保障,而且育苗受气候环境影响较大,育苗期长,后期管理费用高,难以实现大规模工厂化育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杂交构树根插方法,提升了扦插苗生根速度与抗性,减少了因发根慢而造成的腐烂,有效改善了扦插苗的成活率,而且成本较低。为杂交构树的短期轮伐、大规模繁育提供了技术保障,以期推动杂交构树产业发展。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杂交构树的根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质的选配:选择蛭石、草炭、河沙为扦插基质,混合均匀后施入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并放置于阳光下曝晒进行基质消毒;消毒完毕后将基质铺入位于温室大棚的扦插槽内,并在扦插槽上方安装自动喷雾装置;
(2)插段的采集及处理:崛取2年生杂交构树的根,剪成5~8cm的插段,去除插段上侧生须根并洗净,然后放入生根剂中速蘸;
(3)扦插方式:将速蘸过的插段竖直向下插入扦插基质中,插入深度为2~3cm,并浇一次透水;扦插后保持基质疏松透气;
(4)苗床管理:在温室中使用遮阳网控制光照,扦插后的前3d进行避光处理,5~8d待愈伤组织再分化成不定根以后,见散射光,不定芽形成后可揭开遮阳网逐渐可见直射光;保持扦插槽中基质温度比气温高2~3℃并保持在22~38℃之间,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80~85%之间;扦插后每7d喷施一次杀菌剂,扦插苗生长22d后每隔3天施加1次营养液;
(5)炼苗和移栽:当扦插苗生长35d后,苗高30cm左右进行炼苗,炼苗时开始通风,控制浇水量以叶面不失水为准,逐渐减少水量,每晚浇一次水,增加须根量,使根系生长健壮;炼苗时的光照、温度同步骤(3),停喷杀菌剂,每隔7d喷施适当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壮苗,50d后进行野外移栽,移栽时要带土,轻轻将苗拔出,以免对根系造成损伤。
具体地,步骤(1)中,所述蛭石、草炭、河沙按照体积比1~2:1~2:1~2混合,混合的基质在扦插槽内的铺设厚度为18~22cm厚。
所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为稀释800倍的50wt%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杂交构树的根为直径3~7mm健壮、无病斑的树根。
所述插段上端为平切口,下端为斜切口,切口完整、平滑。
所述生根剂为萘乙酸和吲哚丁酸所组成的复合型混剂,其中萘乙酸为500mg/L,吲哚丁酸为300mg/L,稀释10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76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色花藤高产种植方法
- 下一篇:太和香椿的育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