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AR成像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67107.6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2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朱岱寅;刘芮;王蝶;杜婉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凤玲 |
地址: | 21000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ar 成像 方法 系统 | ||
1.一种SAR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上位机发送的合成孔径雷达回波数据和雷达参数数据;所述合成孔径雷达回波数据存储在FPGA芯片内置的DDR3存储器中;所述雷达参数数据存储在所述FPGA芯片内置的REG寄存器中;
读取所述雷达参数数据,计算成像所需的雷达参数,并将所述成像所需的雷达参数存储在RAM存储器中;
读取所述成像所需的雷达参数,采用极坐标格式算法对所述合成孔径雷达回波数据进行重采样,并对重采样后得到的合成孔径方位向变换数据进行两维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合成孔径雷达初始图像;
利用相位梯度自聚焦算法,对所述合成孔径雷达初始图像进行相位误差估计,得到一维方位相位误差;
采用SINC插值算法对所述一维方位相位误差进行插值,得到两维相位误差;
将所述合成孔径方位向变换数据与所述两维相位误差做复乘运算,得到补偿后的合成孔径雷达数据;
对所述补偿后的合成孔径雷达数据进行两维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所述利用相位梯度自聚焦算法,对所述合成孔径雷达初始图像进行相位误差估计,得到一维方位相位误差,具体包括:
将所述合成孔径雷达初始图像中的方位向数据按照能量值由大到小排序;所述合成孔径雷达初始图像以a行b列的形式存储;其中,b列表示b条距离向数据,a行表示a条方位向数据;
选取前N个能量值对应的前N条方向数据,构成初始目标区域;其中,N=b*25%;
对当前迭代次数t下的当前目标区域进行加窗操作,得到加窗目标区域;加窗操作在当前迭代次数t下的当前窗宽为w;当前迭代次数t=1时,所述当前目标区域为初始目标区域;
对所述加窗目标区域在方位向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当前迭代次数下的相位误差梯度;
对所述当前相位误差梯度进行积分求和,得到当前迭代次数下的全孔径相位误差;
判断当前迭代次数是否达到预设迭代次数;
若否,则将所述全孔径相位误差与所述当前目标区域进行复乘运算,令t=t+1,并将复乘运算后的目标区域作为当前目标区域,再令后,返回所述对当前迭代次数t下的当前目标区域进行加窗操作,得到加窗目标区域;
若是,则采用atan函数对当前迭代次数下的相位误差梯度进行求角,得到相位误差梯度角,并对所述相位误差梯度角进行累加求和,得到一维方位相位误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AR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所述成像所需的雷达参数,采用极坐标格式算法对所述合成孔径雷达回波数据进行重采样,并对重采样后得到的合成孔径方位向变换数据进行两维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合成孔径雷达初始图像,具体包括:
从所述DDR3存储器中顺序读取所述合成孔径雷达回波数据中的距离向数据,采用尺度变换原理对所述距离向数据进行处理,并将距离向处理后的数据转置写回所述DDR3存储器中,得到合成孔径距离向变换数据;所述合成孔径雷达回波数据以a行b列的形式存储;其中,b列表示b条距离向数据,a行表示a条方位向数据;
从所述DDR3存储器中转置读取所述合成孔径距离向变换数据中的方位向数据,采用SINC插值算法对所述方位向数据进行插值处理,并将方位向处理后的数据转置写回所述DDR3存储器中,得到合成孔径方位向变换数据;
对所述合成孔径方位向变换数据进行两维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合成孔径雷达初始图像;所述合成孔径雷达初始图像以a行b列的形式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SAR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尺度变换原理对所述距离向数据进行处理,具体为:
将所述距离向数据乘以二次相位函数,得到第一计算结果;
对所述第一计算结果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后,再乘以滤波器函数,得到第二计算结果;
对所述第二计算结果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后,再乘以二次相位函数,得到第三计算结果;
对所述第三计算结果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后,再乘以滤波器函数,得到第四计算结果;所述第四计算结果为距离向处理后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AR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迭代次数为6;当前迭代次数t=1时,当前窗宽w=10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710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