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感器搭载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67054.8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6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片冈祐介;岩松亮;柴田健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9/48 | 分类号: | B60R19/48;G01S7/481;B60S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周宏志;刘晓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搭载 构造 | ||
本公开提供一种传感器搭载构造,具有:传感器主体,对车辆的周边信息进行检测;和壳体,形成为箱状而从外侧覆盖传感器主体,并且安装于车辆的外板,从壳体中的沿着外板的第1方向的一端侧的壁面,延伸突出有通过紧固部件而紧固于外板的紧固部,从另一端侧的壁面也延伸突出有紧固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传感器搭载构造。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7-04463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具备用于对车辆的周边信息进行检测的雷达的构造。在该构造中,通过在雷达的上方设置凹部,从而成为抑制前格栅与雷达的干扰的构造。
然而,在日本特开2017-044636号公报的构造中,在雷达(即,传感器)的背面以及下表面安装有托架,经由该托架将雷达安装于车身,因此当在其他的场所搭载雷达时空间上的制约较大,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不易受到空间上的制约的传感器搭载构造。
本公开的第1方式提供一种传感器搭载构造,具有:传感器主体,对车辆的周边信息进行检测;和壳体,形成为箱状而从外侧覆盖上述传感器主体,并且安装于车辆的外板,从上述壳体中的沿着上述外板的第1方向的一端侧以及从另一端侧的壁面分别延伸突出有紧固部,通过紧固部件将上述紧固部紧固于上述外板。
在本公开的第1方式的传感器搭载构造中,传感器主体被壳体从外侧覆盖,通过该传感器主体对车辆的周边信息进行检测。另外,壳体形成为箱状,安装于车辆的外板。这里,从壳体中的沿着外板的第1方向的一端侧的壁面延伸突出有紧固部,从壳体中的第1方向的另一端侧的壁面延伸突出有另一紧固部。而且,上述紧固部通过紧固部件而紧固于外板。由此,在除壳体中的第1方向的一端侧以及另一端侧的壁面以外的壳体的周围,可以不设置紧固部,能够抑制与周边部件的干扰。
在第1方式的基础上,本公开的第2方式也可以构成为,上述紧固部由从上述壳体中的上述第1方向的上述一端侧的上述壁面延伸突出的第1紧固部和第2紧固部、以及从上述另一端侧的上述壁面延伸突出的第3紧固部构成。
在本公开的第2方式的传感器搭载构造中,在壳体中的第1方向的一端侧的壁面设置有第1紧固部以及第2紧固部这两个紧固部,因此与紧固部为一个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加稳固地紧固壳体。
在第2方式的基础上,本公开的第3方式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壳体中的上述另一端侧的上述壁面,设置有供线束连接的连接器。
在本公开的第3方式的传感器搭载构造中,通过在壳体中的另一端侧的壁面设置连接器,从而可以不在其他的壁面设置连接器。
在第3方式的基础上,本公开的第4方式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第1紧固部与上述第2紧固部之间配置有清洗用的喷嘴。
在本公开的第4方式的传感器搭载构造中,利用第1紧固部与第2紧固部之间的空间来配置喷嘴,从而与在其他的场所配置有喷嘴的构造相比,能够有效活用壳体的周边的空间。
在第1~第4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本公开的第5方式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壳体安装于构成车辆的外板的翼子板,上述传感器主体是使作为雷达波发挥功能的电磁波进行照射的激光雷达。
在本公开的第5方式的传感器搭载构造中,通过从翼子板照射激光雷达的电磁波,能够检测车辆侧方的周边信息。
在第1~第4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本公开的第6方式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壳体安装于构成车辆的外板的保险杠盖,上述传感器主体是使作为雷达波发挥功能的电磁波进行照射的激光雷达。
在本公开的第6方式的传感器搭载构造中,通过从保险杠盖照射激光雷达的电磁波,能够检测车辆前方或者车辆后方的周边信息。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能够得到不易受到空间上的制约的传感器搭载构造。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70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桶吸音套
- 下一篇:作业熟习辅助装置和作业熟习辅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