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66837.4 | 申请日: | 2019-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8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胡群辉;张海良;路宏伟;彭博;喻慧;廖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澳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69/12 | 分类号: | B01D69/12;B01D69/02;B01D71/56;B01D67/00;B01D61/02 |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周晓艳;张勇 |
| 地址: | 413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胺 复合 反渗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层,所述支撑层上设有交联聚酰胺层,所述交联聚酰胺层上通过接枝方法设有亲水性聚合物;
所述亲水性聚合物中的亲水性聚合物分子与所述交联聚酰胺层中的聚酰胺分子通过共价键连接;
所述亲水性聚合物为醛基化亲水性聚合物;所述醛基化亲水性聚合物为双醛基羟乙基纤维素、双醛基羟乙基甲基纤维素、双醛基羟丙基纤维素、双醛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双醛基甲基纤维素、双醛基羧甲基纤维素以及醛基化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醛基化亲水性聚合物中的醛基与所述交联聚酰胺层表面的氨基在室温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亚胺,使醛基化亲水性聚合物接枝在交联聚酰胺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为多孔支撑层,聚砜膜为支撑层;所述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为平板膜、中空纤维膜或者管式膜。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制作支撑层;制作交联聚酰胺层;
步骤S2、在支撑层上设置交联聚酰胺层,得到初生态的聚酰胺膜;
步骤S3、在初生态的聚酰胺膜的交联聚酰胺层上通过表面接枝的方法将亲水性聚合物接枝在交联聚酰胺层上,即得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交联聚酰胺层以间苯二胺和均苯三甲酰氯为单体进行界面聚合制备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接枝亲水性聚合物之前先将初生态的聚酰胺膜先用去离子水冲洗,再用氮气吹扫膜面至无液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1、通过氧化剂氧化含有邻羟基的亲水性聚合物上的相邻的两个羟基得到醛基化亲水性聚合物,氧化剂与含有邻羟基的亲水性聚合物的质量比为0.1-2:10;所述氧化剂为高碘酸或高碘酸盐;所述含有邻羟基的亲水性聚合物为羟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以及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S3.2、采用步骤S3.1得到的醛基化亲水性聚合物和水配制含有质量浓度为0.3-8%的醛基化亲水性聚合物的水溶液;
步骤S3.3、将步骤S2得到的初生态的聚酰胺膜与步骤S3.2得到的醛基化亲水性聚合物的水溶液在室温下接触0.2~5min,得到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为多孔支撑层;所述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为平板膜、中空纤维膜或者管式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澳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澳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683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