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户界面复合功能交互方法及一种快捷输入字符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65392.8 | 申请日: | 2019-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3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韦柳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柳志 |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48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户界面 复合 功能 交互 方法 快捷 输入 字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界面复合功能交互方法,包含一个主按键以及一个或多个子按键,每个按键各自关联有一个触发事件,包括:在用户界面上展示主按键;接收主按键的点击指令;执行主事件并展示子按键1,启动计时模块;在计时模块启动后时间T内接收子按键h的点击指令;执行子事件h并移除子按键h,若有下级子按键h+1则展示之并重启计时模块;当计时时间达到阈值T且期间活动子按键未收到点击指令时,移除活动子按键;具有界面简洁美观、信息显著明确、功能承载能力强、富于易用性和趣味性的优点。还提供了一种快捷输入字符的方法,包含触发区以及由若干字符键组成的快捷输入区,通过接收触发区的触发指令展示快捷输入区,整个过程快速、流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输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户界面复合功能交互方法及一种快捷输入字符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用户交互中,能否给用户提供合理而必要的指示信息关系着用户的操作效率和体验,好的界面设计可以让用户快速准确地了解操作后果,同时又保持顺畅愉悦的体验,因此一方面界面应尽量简洁,另一方面指示信息应尽可能显著明确,但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前者需要界面内容尽可能少,而后者需要界面内容尽可能多。
在各种界面交互方式中最基本和常用的一种是按键操作,用户通过单击(包括鼠标单击和触摸屏上的轻按等形式)、双击、右击等形式来与系统进行交互,其中单击需要按键给出必要的指示信息,因此当需要实现的功能较多时往往需要增加按键数量,而双击和右击主要见于鼠标操作且功能比较固定单一,例如双击一般用于打开文件或文件夹等操作,右击主要用于调出设置菜单。
综上所述,在按键操作交互方式中,如果需要用户界面上实现比较复杂的功能,一般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单击操作方式并在同一显示界面下布置所有需要的按键,或者是设计多级页面并将按键布置在多个页面中,前者同一界面下按键过多将导致界面凌乱,影响信息传递效率以及用户体验,后者则需要进行页面跳转,导致用户需要面对相对陌生的页面从而产生短时的不适应感,并影响整体效率。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来在有限的显示界面上实现更多更丰富的功能、提升操作效率,并保持用户界面美观简洁,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户界面复合功能交互方法,可以保持界面简洁美观,并且操作过程直观合理,逻辑性强,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户界面复合功能交互方法,包含一个主按键以及一个或多个子按键,所述主按键及子按键组成按键序列,所述子按键从1开始依次编号,记子按键1为主按键的下级按键,子按键x为子按键x-1的下级按键;每个按键各自关联有一个触发事件,主按键的触发事件记为主事件,子按键的触发事件记为子事件并沿用子按键的编号,还包括时间阈值T以及计时模块,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在用户界面上展示主按键;步骤B、接收主按键的点击指令;步骤C、执行主事件并展示子按键1,启动计时模块;处于展示状态的子按键称为活动子按键,记为子按键h;步骤D、在计时模块启动后时间T内接收子按键h的点击指令;步骤E、执行子事件h并移除子按键h,若有下级子按键h+1则展示之并重启计时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F、当计时时间达到阈值T且期间活动子按键未收到点击指令时,移除活动子按键。
在一个按键序列内,主按键和各个子按键在逻辑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初始状态下用户界面上仅显示主按键,当主按键被触发之后才显示子按键1,并随着后续点击指令依次显示下一级的子按键,过程中保持计时监视,当计时时间达到阈值T且期间活动子按键未收到点击指令时移除活动子按键,从而使得界面只需显示最当前需要的信息,过时的信息或未用到的信息得以隐藏,故而界面简洁美观、流程清晰明确,使得用户可以准确地知晓各个按键的功能并合理地安排操作动作。
优选地,按键序列内各个按键在用户界面上所处的坐标位置和尺寸相同。
优选地,所有子事件均由复位事件和实质事件前后衔接而成,其中复位事件为上级事件中实质事件的逆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柳志,未经韦柳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53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