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音材料用地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65227.2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6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朴玄濬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瑞延理化 |
主分类号: | B60N3/04 | 分类号: | B60N3/04;A47G27/02;B32B5/02;B32B5/2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徐林强;崔佳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音材料 用地 | ||
本发明涉及隔音材料用地毯,涉及如下的隔音材料用地毯,即,包括:非透气性的第一涂敷部,与面料部的下层相接触,由聚乙烯树脂形成,克重为200g/m2至300g/m2;透气性的毛毡部,设置于第一涂敷部的下层,克重为200g/m2至500g/m2;以及非透气性的第二涂敷部,与上述毛毡部相接触,由聚乙烯树脂或乙烯醋酸乙烯酯形成,克重为200g/m2至1000g/m2。由此,通过追加毛毡部来提高噪声、振动和不平顺性,并通过第一涂敷部与第二涂敷部的重量比来设定用于使隔音性能下降区域最小化的重量比,从而既减轻总重量,又提高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音材料用地毯,涉及一种既提高噪声、振动和不平顺性、减轻重量,又提高刚性的隔音材料用地毯。
背景技术
隔音材料起到阻隔声音的作用,汽车中用作隔音材料的汽车用地毯作为设置于汽车车厢内地板及后备箱底部等的内置材料,通过阻隔汽车行驶中所产生的各种噪声和发动机噪声等来维持车厢内的安静氛围。
通常,这种汽车用地毯由面料层、聚乙烯(PE)涂层以及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涂层这三层构成。
汽车内部的噪声为发动机噪声、风噪及路噪的复合噪声,虽然持续要求对此进行性能改善并且进行着相应的技术开发,但本发明针对的是一种用于提高汽车用隔音材料功能的地毯,以减少其中的路噪,即路面噪声。
与隔音材料用地毯相关的现有技术有:1)韩国授权专利第101905958号(2018.10.01)中介绍了“一种隔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树脂组合物制备步骤,制备一种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包含聚乙烯(PE)的基础树脂,包含50重量份的氧化铝、15重量份的纳米粘土、0.2~0.8重量份的抗氧化剂、0.1~0.5重量份的润滑剂及30重量份的硫酸钡的复合树脂组合物;以及挤压成型步骤,将经上述树脂组合物制备步骤制成的复合树脂组合物挤压成型。”;2)韩国授权专利第101033395号(2011.04.28)中介绍了“一种汽车用吸声材料,由包含低熔点纤维(LMF)与高熔点纤维(SF)的表观密度不同的三层吸声材料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汽车用吸声材料为包括非透气层的三层结构,上述非透气层包括低密度吸声材料、以相对于上述低密度吸声材料的面积的30~100%来配置的高密度吸声材料以及以相对于上述低密度吸声材料的面积的10~90%来配置的橡胶或树脂材料,以使上述低密度吸声材料的一面与噪声产生部位相接触的方式配置。”。
只是,为了减少汽车内部的噪声而使用地毯面料层和涂敷的聚乙烯(PE)涂层及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涂层等高重量隔音材料的情况居多,因此存在虽然提高了作为隔音材料的功能但因车身重量增加而导致汽车燃油经济性下降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1.韩国授权专利第101905958号(2018.10.01)
专利文献2:2.韩国授权专利第101033395号(2011.04.28)
发明内容
为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隔音材料用地毯,而非以往的单纯地通过增加聚乙烯(PE)涂层及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涂层的重量来提高隔音效果,即:通过追加毛毡部来提高噪声、振动和不平顺性,并通过第一涂敷部与第二涂敷部的重量比来设定提高噪声、振动和不平顺性(NVH)的优化重量比,以使隔音性能下降区域最小化,从而既减轻总重量,又提高刚性。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隔音材料用地毯包括:面料部,包含纤维材料;非透气性的第一涂敷部,与上述面料部的下部相接触;透气性的毛毡(FELT)部,与上述第一涂敷部的下部相接触;以及非透气性的第二涂敷部,与上述毛毡部的下部相接触。
上述面料部的特征在于,可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或聚酰胺纤维涂敷有胶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瑞延理化,未经株式会社瑞延理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52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