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防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64856.3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2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蕾;明开元;张志龙;魏浩;刘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66C1/3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叶洋军 |
地址: | 2300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防脱结构,包括:防脱座,其上具有开口向下的防脱槽;防脱钩,包括转动连接于防脱座上的第一弯钩和第二弯钩,第一弯钩与第二弯钩均具有闭合防脱槽槽口的防脱位置和打开防脱槽槽口的敞口位置;连杆,连接第一弯钩和第二弯钩;以及弹性复位元件,其中,通过连杆使得第一弯钩与第二弯钩在防脱位置和敞口位置之间的位置切换同步,工装设备在被吊起时,工装设备的主梁将第一弯钩由防脱位置顶至敞口位置,之后,第一弯钩和第二弯钩在弹性复位元件的作用下同步复位至防脱位置,以实现对工装设备的二重防坠保护。本发明能够防止用于汽车焊装中的工装设备在吊起后发生坠落的情况,并为工装设备提供了双重防坠保护,消除了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防脱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安全防脱结构,应用于汽车的焊装工序中。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汽车的生产节拍,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在汽车的组合焊装工序中会使用到工装设备来辅助生产,并且通常会设有一条专门用于汽车组合焊装的焊装调整生产线。这条焊装调整线是用于将汽车的四门、两盖线钣件以及支架通过工装设备来匹配于汽车车身的相对位置而进行组合焊接安装。
在上述组合焊接安装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吊装装置将工装设备吊起,然后再将工装设备上的四门、两盖线钣件以及支架通过吊装装置的吊运移动来匹配到汽车车身的相对位置处,以进行组合焊接。
并且,上述吊装装置在车间内通常都是采用气动控制来实现起吊的。
上述工装设备在被吊起后,缺乏保护措施,一旦在焊装过程中出现断气的情况,这些工装设备会直接坠落下来,不仅会导致设备、汽车损坏,更严重威胁到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亟需提出一种能够防止工装设备坠落的技术方案来消除这样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防脱结构,能够防止用于汽车焊装工序中的工装设备在吊起后发生坠落的情况,消除了安全隐患。
为此,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防脱结构,包括:防脱座,用于连接至吊装装置的活动支架上,其上具有开口向下的用于容纳工装设备上的主梁的防脱槽;防脱钩,包括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防脱座下部的第一弯钩和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防脱座上部的第二弯钩,其中,所述第一弯钩与第二弯钩均具有闭合所述防脱槽槽口的防脱位置和打开所述防脱槽槽口的敞口位置;连杆,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弯钩和第二弯钩转动连接;以及弹性复位元件,用于迫使所述第一弯钩和第二弯钩由敞口位置复位至防脱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弯钩与第二弯钩二者之间通过所述连杆形成联动、同步打开或闭合所述防脱槽槽口,工装设备在被吊装装置吊起时,工装设备的主梁将所述第一弯钩由防脱位置顶至敞口位置,之后,所述第一弯钩和第二弯钩在所述弹性复位元件的作用下同步复位至防脱位置,以实现对工装设备的二重防坠保护。
进一步地,上述安全防脱结构还包括用于在取下工装设备时将所述第一弯钩和第二弯钩由防脱位置切换至敞口位置的牵拉绳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牵拉绳组件与所述第二弯钩相连,其中,在需取下工装设备时,通过所述牵拉绳组件对第二弯钩施加拉力,使所述第二弯钩发生偏转,以实现由防脱位置切换至敞口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牵拉绳组件包括固连于所述第二弯钩上的挂耳、用于连接至所述活动支架上的滑轮、拉环、以及绕过所述滑轮用于连接所述拉环和挂耳的绳索。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复位元件为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防脱座和连杆上,其中,所述第一弯钩和第二弯钩处于防脱位置时该复位弹簧处于常态,所述第一弯钩和第二弯钩处于敞口位置时该复位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防脱槽的槽壁为开口向外的匚形结构,所述第一弯钩、第二弯钩转动连接于所述防脱槽槽壁的匚形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设于所述防脱座外,所述防脱槽的两侧槽壁上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弯钩和第二弯钩插入所述防脱槽中的过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48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