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换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64383.7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8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傅兵;谭火南;戴明;梅彦;刘益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12 | 分类号: | F16H59/1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周燕君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换挡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换挡器,包括换挡壳体、挡位按键、PCB板组件和加减挡组件,挡位按键设于换挡壳体上,PCB板组件固定于换挡壳体内,并能够在按压挡位按键时向变速器发出挡位信号,加减挡组件包括旋钮转动连接于换挡壳体的加减挡旋钮;旋转加减挡旋钮,PCB板组件能够根据单次旋转加减挡旋钮的方向向变速器发出加减挡信号。集成了挡位按键和加减挡组件,用户按压挡位按键时,PCB板组件向变速器发出相应的挡位信号以换挡至相应的挡位,手动旋转加减挡旋钮即可增加或减小前进的具体挡位,加减挡与加减挡旋钮的旋向有关,释放对旋转角度约束,避免误操作,增加手动挡操作的便利性和趣味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换挡领域,特别是涉及电子换挡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汽车人机交互个性化设计需求越来越高,作为汽车人机交互重要的换挡操作形式也有个性化设计需求,目前乘用车电子换挡操作方式主要有杆式操作方式、旋钮式操作方式、按键式操作方式、怀挡式操作方式。
现有旋钮式电子换挡器,通过旋转旋钮实现R/N/D挡切换,通过按压物理按键实现P挡切换;现有按键式电子换挡器,通过按压四个独立的物理按键分别实现P/R/N/D挡切换;这两种电子换挡器均不能实现手动加减挡,换挡时需要低头观察旋钮或物理按键位置,影响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方案不能实现手动加减挡,提供一种电子换挡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换挡器,包括换挡壳体、挡位按键、加减挡组件和PCB板组件,所述挡位按键设于所述换挡壳体上,所述PCB板组件固定于所述换挡壳体内,并能够在按压所述挡位按键时向变速器发出挡位信号;所述加减挡组件包括加减挡旋钮,所述加减挡旋钮转动连接于所述换挡壳体;旋转所述加减挡旋钮,所述PCB板组件能够根据单次旋转所述加减挡旋钮的方向向变速器发出加减挡信号。
可选地,所述加减挡组件还包括加减挡滑杆和回位弹簧;
所述加减挡旋钮上设有齿圈;
所述加减挡滑杆滑设于所述换挡壳体,并能够伸入或退出所述齿圈的齿槽;
所述回位弹簧设于所述换挡壳体与所述加减挡滑杆之间,并促使所述加减挡滑杆回位至所述齿槽内。
可选地,所述挡位按键位于所述加减挡旋钮的外周之外,包括沿所述加减挡旋钮的周向分布的四个按键,四个所述按键分别为D挡按键、R挡按键、P挡按键和N挡按键。
可选地,所述加减挡旋钮的上端凸出于所述换挡壳体外,四个所述按键分布于所述加减挡旋钮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之外。
可选地,所述加减挡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加减挡旋钮上的磁石,所述PCB板组件包括PCB板以及分别设于所述PCB板上的传感器、挡位开关和连接器,所述挡位开关与所述挡位按键相对,按压所述挡位按键时所述挡位开关接通,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磁石的旋转方向,所述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变速器。
可选地,所述换挡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之间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包括第一容纳分槽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分槽外周并连通所述第一容纳分槽的第二容纳分槽;
所述PCB板的中部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分槽,外端位于所述第二容纳分槽;
所述加减挡旋钮设于所述第一容纳分槽,且上端露出所述上壳外;
所述挡位按键设于所述第二容纳分槽,且上端露出所述上壳外。
可选地,所述上壳上设有PCB板上定位结构,所述下壳上设有PCB板下定位结构和连接器安装槽,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盖合时所述PCB板抵接于所述PCB板上定位结构和所述PCB板下定位结构之间,所述连接器设于所述连接器安装槽,并露出所述下壳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43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