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电解电容器芯包的含浸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64055.7 | 申请日: | 2019-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5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忠东;刘毅然;周利平;黄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兴创嘉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9/145 | 分类号: | H01G9/145;H01G13/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廖苑滨 |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电解电容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电解电容器芯包的含浸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对芯包进行预热,然后真空状态下将预热后的芯包浸入到电解液中进行含浸处理,其中所述芯包浸入到电解液之前,所述芯包与电解液的温差控制在室温以上。由于电解液较冷,且芯包与电解液的温差大于或等于室温,这样的温差使得芯包中的材料骤然遇冷后收缩;而较冷的电解液直接与较热的芯包进行接触,较热的芯包对接触到的电解液及其周围的电解液进行加热,加热后使电解液的粘度降低,使得电解液更容易渗透进芯包中,大幅度缩短了含浸的时间,提高了含浸效率及一致性,提高了电容器的性能,也使得各种粘度的电解液均可进行含浸,对电解液的粘度要求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器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电解电容器芯包的含浸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铝电解电容器生产中,其芯包一般均采用无序真空含浸法,即将芯包无序地放入含浸缸然后在真空状态下浸渍10~20小时,以保证含浸质量。但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含浸时间长,一般要5~20小时,针对芯包大直径的产品,常规含浸时间高达为15小时~20小时;二是含浸不充分,会使电容器的容量减小,损耗角加大;三是由于芯包杂乱,芯包上的引线容易弯折。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行业内也提出了改良的含浸方法,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1916665A,公开日2010-12-15)公开了一种含浸时间短的铝电解电容器芯子浸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⑴将待含浸的芯子有序放入含浸缸;⑵将含浸缸抽真空至真空度为-0.05MPa~-0.15MPa,保压10分钟~15分钟;打开连通阀,将电解液从储液罐抽至含浸缸,关闭连通阀;⑶含浸缸施加抽真空至真空度为-0.05MPa~-0.15MPa,对芯子进行浸渍0.5小时~20小时;⑷将含浸后的芯子甩干;本发明方法简单可行,操作方便,经实验,含浸时间大大缩短,如直径为φ16mm~φ18mm的芯子,常规含浸时间为15小时~20小时,采用本方法仅需10小时~15小时,大大缩短了工艺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改良后的含浸方法虽然一定程度上的缩短含浸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但是依然存在以下缺陷:
一是芯包的含浸时间依然较长,小规格产品的芯包含浸时间一般为3小时以上,大规格产品的芯包含浸时间至少10小时以上,较长的含浸时间使得整个作业时间拉长,大幅提高了作业周期和作业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二是整批芯包的含浸效果一致性一般,芯包是由铝箔和电解质卷绕而成则每个芯包的松紧度不同,再者电解液中不同位置的粘度会有所差异,在同一含浸时间情况下,整批芯包中有些芯包已经浸透了,有些芯包刚浸透,还有些芯包存在未浸透部分,从而导致了整批中每个芯包的含浸程度不同,造成成品电容器的一致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铝电解电容器芯包的含浸方法,本发明通过预热芯包,使其与电解液的温差大于或等于室温,由于芯包的铝箔受热膨胀,浸入到较冷的电解液中则会缩收,则芯包中铝箔与电解纸的间隙被小幅度的增大,更有利于吸附电解液,也有利于电解液的渗透;同时,较冷的电解液直接与较热的芯包进行接触,较热的芯包对接触到的电解液及其周围的电解液进行加热,加热后使电解液的粘度降低,使得电解液更容易渗透进芯包中,大幅度缩短了含浸的时间,提高了含浸效率及一致性,提高了电容器的性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铝电解电容器芯包的含浸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对芯包进行预热,然后真空状态下将预热后的芯包浸入到电解液中进行含浸处理,其中所述芯包浸入到电解液之前,所述芯包与电解液的温差控制在室温以上。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铝电解电容器芯包的含浸方法的一种改进,含浸处理时,所述电解液处于室温状态。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铝电解电容器芯包的含浸方法的一种改进,含浸处理时,所述电解液处于室温以下、零度以上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兴创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兴创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40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