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套管喷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4032.6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0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忠东;刘毅然;周利平;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兴创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3/00 | 分类号: | H01G13/00;H01G9/08;B41M1/26;B41M1/40;B41M5/00;B41M5/2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廖苑滨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电解电容器 套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套管喷码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套管喷码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电容器套入胶管;步骤2、对胶管进行加热收缩成型;步骤3、对热收缩后的胶管的进行形态检测,并将检测后的不良品去除;步骤4、对步骤3检测后的良品进行喷码;步骤5、对胶管上的喷码进行识别检测;步骤6、去除步骤5中识别检测的不良品。其可避免胶管较薄处产生变形导致识别不良,也避免套管后胶管被撑开变形产生的识别不良,还可以防止胶管在喷码和热收缩工艺中产生扭曲变形导致的识别不良,大幅度提高喷码的可识别率,避免残次品流出,保证了产品的可追溯性,且由于在套管后再进行喷码,使喷码具有实时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的识别追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套管喷码方法。
背景技术
铝电解电容器的产品识别追溯非常重要,如在汽车、飞机、高铁等工业品的事故中,需要对事故发生后的产品进行追溯,以确认具体某一批次的产品的具体某一零部件存在不良情况,以对该批次产品进行召回等相关措施。
而传统技术中往往先将识别码做在胶管上然后再进行套管,在套管之前,胶管是平面状且厚薄不均,套管之前虽然识别码是完好的,但是套管后再进行喷码,胶管较薄处容易产生变形,套管后胶管被撑开也容易产生变形,导致识别码无法识别;常见的喷码方式如激光喷码有大量的热量,且在后续工艺中仍有可能会对胶管进行加热,在此时进行套管也容易导致识别码扭曲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套管喷码方法,将电容器先进行套管,然后进行热收缩成型,再对产品进行检测,然后再对良品进行喷码,喷码后再进行识别检测,最后去除识别不良的产品,其可避免胶管较薄处产生变形导致识别不良,也避免套管后胶管被撑开变形产生的识别不良,还可以防止胶管在喷码和热收缩工艺中产生扭曲变形导致的识别不良,大幅度提高喷码的可识别率,避免残次品流出,保证了产品的可追溯性,且由于在套管后再进行喷码,使喷码具有实时性,如果喷码为生产日期可精确到秒,大幅提高产品的管控能力,喷码也具有一致性,更加美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套管喷码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电容器套入胶管;
步骤2、对胶管进行加热收缩成型;
步骤3、对热收缩后的胶管的进行形态检测,并将检测后的不良品去除;
步骤4、对步骤3检测后的良品进行喷码;
步骤5、对胶管上的喷码进行识别检测;
步骤6、去除步骤5中识别检测的不良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喷码包括二维码、条形码、商标、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喷码的方式包括喷墨、激光喷码或热转印。
进一步地,所述形态检测为抓取图像对比识别。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将电容器先进行套管,然后进行热收缩成型,再对产品进行检测,然后再对良品进行喷码,喷码后再进行识别检测,最后去除识别不良的产品,其可避免胶管较薄处产生变形导致识别不良,也避免套管后胶管被撑开变形产生的识别不良,还可以防止胶管在喷码和热收缩工艺中产生扭曲变形导致的识别不良,大幅度提高喷码的可识别率,避免残次品流出,保证了产品的可追溯性,且由于在套管后再进行喷码,使喷码具有实时性,如果喷码为生产日期可精确到秒,大幅提高产品的管控能力,喷码也具有一致性,更加美观。
步骤4中的喷码包括二维码、条形码、商标、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的一种或多种。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二维码,其可储存的产品信息多,是目前的主流喷码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兴创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兴创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40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