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远程校准电子式互感器报文离散度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3387.3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0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毛善友;熊前柱;胡浩亮;黄俊昌;万鹏;聂琪;李小飞;曾非同;潘瑞;徐子立;杨春燕;雷民;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2 | 分类号: | G01R35/02;H04J3/0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楼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远程 校准 电子 互感器 报文 离散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远程校准电子式互感器报文离散度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子式互感器检测校准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根据校准参数及同步脉冲信号对数据报文进行初步筛选,获取电子式互感器报文,对电子式互感器报文进行存储;对所述初步筛选后的电子式互感器报文,进行链路加密,生成加密数据报文并存储于云服务器;获取云服务器存储的加密数据报文,并按照预设格式进行解密处理获取电子式互感器报文;读取电子式互感器报文,根据标准秒脉冲信号对电子式互感器报文离散度进行检测,获取校准参数,对电子式互感器报文进行校准。本发明对电子式互感器校验仪检测校准方法进行了改进,优化了检测校准业务流程,缩短的检测周期,节省人力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式互感器检测校准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远程校准电子式互感器报文离散度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数字化计量系统对电子式互感器的测量准确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为获取高精度的过程层采样数据,电子式互感器的校准检测尤为重要,报文离散度可理解为报文时间间隔,是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测量精度的重要参数,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11015-2013模拟量输入式合并单元检测规范》指出合并单元(mergingunit)的报文离散度应不大于10μs,对于合并单元,国内还未建立报文离散度远程溯源体系,在变电站中电子互感器和合并单元一般采用定期送检方式进行报文离散度校准,在报文离散度远程校准领域未有成熟的工程案例,解决报文离散度溯源问题是困扰电子式互感器远程校准领域的一大难题。
电子式互感器作为变电站中模拟量到数字量的转换桥梁,被认为数字化电网关键的硬件设备,为保证电子式互感器的性能和精度,目前电子式互感器都采用定期送检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周期长,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资源,而且在拆装运输过程中存在标准器被损坏的风险。
电子式互感器远程校准技术的相关研究已经展开,但是在数字化计量领域,报文离散度远程校准一直未有好的解决方案,更没有成熟的工程实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远程校准电子式互感器报文离散度的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操作命令,根据操作命令生成校准参数并根据校准参数生成同步脉冲信号;
根据所述校准参数及同步脉冲信号对数据报文进行初步筛选,获取电子式互感器报文,对电子式互感器报文进行存储;
对所述初步筛选后的电子式互感器报文,进行链路加密,生成加密数据报文并存储于云服务器;
获取加密数据报文,并按照预设格式进行解密处理获取电子式互感器报文;
读取电子式互感器报文,根据标准秒脉冲信号对电子式互感器报文离散度进行检测,获取校准参数,对电子式互感器报文进行校准。
可选的,同步脉冲信号的生成,具体为:
根据标准脉冲信号以及本地时钟信号,生成发送数据报文的同步脉冲信号。
可选的,电子式互感器报文的传输为闭环传输。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远程校准电子式互感器报文离散度的系统,包括:
报文离散度模块,所述报文离散度模块,获取用户操作命令,根据操作命令生成校准参数并根据校准参数生成同步脉冲信号,根据所述校准参数及同步脉冲信号对数据报文进行初步筛选,获取电子式互感器报文,对电子式互感器报文进行存储;
加密模块,所述加密模块对所述初步筛选后的电子式互感器报文,进行链路加密,生成加密数据报文;
解密模块,所述解密模块,获取云服务器存储的加密数据报文,并按照预设格式进行解密处理获取电子式互感器报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33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