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藤黄单胞菌新菌种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3318.2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1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周杰;陈建豪;庄妮莎;董维亮;薛瑞;姜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19/26;C12R1/01 |
代理公司: | 32230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蓓;尹妍 |
地址: | 2118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胞菌 藤黄 几丁质 新菌种 乙酰氨基葡萄糖 保藏 几丁质酶 菌种资源 降解 中温 生长 土壤 应用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藤黄单胞菌新菌种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发明所提供的藤黄单胞菌分离自土壤,保藏编号为KCTC 72425。本发明所提供的藤黄单胞菌新菌种中温生长(30℃),易培养,且具有产生几丁质酶以降解几丁质的功能,可为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几丁质生产N‑乙酰氨基葡萄糖提供一种新的菌种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藤黄单胞菌新菌种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藤黄单胞菌属的分离源十分广泛,分离自根际土壤、空气、海底沉积物等环境。2000年,由Finkmann等首次分离鉴定并命名。至目前,已有Luteimonas composti,Luteimonas marina,Luteimonas aquatica,Luteimonas aestuarii,Luteimonasterricola,Luteimonas lutimaris和Luteimonas cucumeris等多个菌种被分离鉴定。
N-乙酰氨基葡萄糖是葡萄糖的二号位羟基被一个乙酰氨基取代后的衍生物,是构成几丁质的最小单元。近年来,N-乙酰氨基葡萄糖被发现具有修复软骨组织、减轻治疗骨关节炎关节疼痛、抗菌抗氧化以及保水保湿等功能,因此在医药、食品与化妆品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目前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生产主要有化学法、发酵法与生物转化法。化学法依靠强酸环境对几丁质进行水解,虽产量较高但存在着污染环境、高耗能等问题,其产品也不能达到食品级要求;发酵法利用微生物以各类原料合成N-乙酰氨基葡萄糖,存在着发酵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目前还未大规模使用。
与上述两种方法相比,生物转化法具有产品生物活性好,工艺简单,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优点。且该方法所需的原料几丁质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是虾蟹及昆虫等动物外壳的主要成分,制备成本低。转化所需的酶也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各类生物,因此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藤黄单胞菌属的新菌种。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藤黄单胞菌,其保藏编号为KCTC 72425。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该新菌种的培养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将藤黄单胞菌接种于培养基中,在20-50℃,pH 5.0-12.0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进一步的,上述的培养基为LB培养基。
进一步的,上述的培养温度为30℃。
进一步的,上述的pH为8.0。
进一步的,上述的培养基中还有质量百分比为1%的NaCl。
进一步的,上述的培养在需氧条件下进行。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上述的藤黄单胞菌在液体发酵法降解几丁质生产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应用;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培养:将藤黄单胞菌接种至LB培养基进行种子培养;
(2)发酵培养:将步骤(1)获取的培养液接种至发酵培养基,培养获得发酵菌种;
(3)将发酵菌种接种于种子罐的LB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基中预先投入几丁质粉末以诱导微生物分泌几丁质酶;培养24h后离心去除菌体,获取上清液,为降解菌剂;
(4)向降解菌剂中加入胶体几丁质,反应获取N-乙酰氨基葡萄糖。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反应温度为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33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