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高效型土壤修复用热脱附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63175.5 | 申请日: | 2019-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6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肖琪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达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 |
| 代理公司: | 亳州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7 | 代理人: | 张辉 |
| 地址: | 100077 北京市丰台区西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高效 土壤 修复 用热脱附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高效型土壤修复用热脱附系统,包括圆柱状的热脱箱,所述热脱箱周向外壁的下侧对称固定有多组用于支撑热脱箱的支架,所述热脱箱的侧壁贯穿开设有一组出料孔,所述热脱箱远离出料孔一端的周向侧壁贯穿插设有进料管,所述热脱箱的靠近出料孔一端的内壁焊接有固定筒,所述热脱箱的周向侧壁贯穿插设有与固定筒内部连通的进气管。优点在于:通入的高速高温气流将带动驱动转叶转动,进而使得驱动转叶带动绞龙转杆转动,通过绞龙转杆表面绞龙叶片的推动作用能够土壤进行推进,形成持续性的热脱附过程,不需要人为更换土壤,不需要提供额外的驱动力,使得整个过程更加便捷高效和节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高效型土壤修复用热脱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土壤有机污染的日益加剧,有机污染固废的修复是土壤有机污染恢复的关键手段之一;现有的有机污染固废的修复采用的技术包括:生物学修复工艺、化学淋洗工艺、气相抽提技术和热脱附法;
其中热脱附技术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加热使挥发性物质从不挥发性物质中脱附的技术,它是修复污染土壤的有效技术之一;与焚烧不同,热脱附技术并不是使有机污染组分分解,而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加热将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组分加热至挥发,从而使有机污染组分与土壤分离,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现有的热脱附技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热量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很大部分的热量将在脱附过程中与外部进行快速的热量交换进而散失,使得热量的利用率低,处理少量的土壤就需要大量的热量,处理所需能耗较大,不适合大量的土壤修复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土壤热脱附热量利用率低,热量散失快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节能高效型土壤修复用热脱附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高效型土壤修复用热脱附系统,包括圆柱状的热脱箱,所述热脱箱周向外壁的下侧对称固定有多组用于支撑热脱箱的支架,所述热脱箱的侧壁贯穿开设有一组出料孔,所述热脱箱远离出料孔一端的周向侧壁贯穿插设有进料管,所述热脱箱的靠近出料孔一端的内壁焊接有固定筒,所述热脱箱的周向侧壁贯穿插设有与固定筒内部连通的进气管,所述固定筒的周向侧壁贯穿开设于多个通气孔,所述固定筒远离出料孔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周向侧壁焊接有一组驱动转叶,所述转轴通过减速机构连接有与固定筒转动连接的空心的绞龙转杆,所述绞龙转杆的周向内壁设有用于污染气体收集的回流装置,所述绞龙转杆的周向外壁设有绞龙叶片,所述热脱箱远离出料孔的一端外壁设有用于气体冷凝收集的冷却装置。
在上述的节能高效型土壤修复用热脱附系统中,所述回流装置包括开设于绞龙转杆内壁上的多个回流孔,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固定在热脱箱远离出料孔一端外壁上的冷却箱,所述热脱箱远离出料孔的一端外壁开设有与冷却箱连通的冷却槽,所述冷却槽的内壁固定有隔膜。
在上述的节能高效型土壤修复用热脱附系统中,所述隔膜为防水透气膜,所述出料孔的内壁固定有用于打散土壤的细化板。
在上述的节能高效型土壤修复用热脱附系统中,所述回流装置包括多个与绞龙转杆侧壁贯穿滑动连接的通气管,每个所述通气管位于绞龙转杆内部的一端焊接有翼板,每个所述通气管位于绞龙转杆外部的一端焊接有刮板,每个所述通气管的侧壁均贯穿开设有多个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较对应进气孔靠近绞龙转杆的内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通入的高速高温气流将带动驱动转叶转动,进而使得驱动转叶带动绞龙转杆转动,通过绞龙转杆表面绞龙叶片的推动作用能够土壤进行推进,形成持续性的热脱附过程,不需要人为更换土壤,不需要提供额外的驱动力,使得整个过程更加便捷高效和节能;
2、本发明中,受热蒸发后的污染物将透过回流孔进入到绞龙转杆内部,进而实现土壤与污染物的完全分离,并且通过高速气流将污染物带出,不需要人为的导出和收集污染蒸发气体,减少了人工劳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达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明达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31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