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纳滤进水预处理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62895.X | 申请日: | 2019-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7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罗春;白力;何昌伟;宗海峰;王友东;王溜占;周振;阮大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力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30;C02F103/06 |
| 代理公司: | 31001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根 |
| 地址: | 2017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滤 垃圾焚烧厂 渗滤液 聚丙烯酰胺 进水 去除 预处理 腐殖质 进水预处理 聚合氯化铝 效果稳定 有机物 沉降 超滤 出水 水样 水中 盐酸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纳滤进水预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在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纳滤进水中加入聚合氯化铝(PAC),控制投加后的PAC浓度为90‑110mg/L;步骤2:加入盐酸,调节水样pH为4.5‑5.5,搅拌;步骤3:加入聚丙烯酰胺(PAM910),控制投加后的聚丙烯酰胺浓度为3.5‑4.5mg/L,搅拌,沉降,得到预处理后的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纳滤进水。本发明去除率高、成本低、效果稳定,能有效去除超滤出水(纳滤进水)中腐殖质有机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纳滤进水预处理的方法,通过混凝技术降低去除纳滤进水中有机物,缓解纳滤膜污染,提高膜通量。
背景技术
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有填埋、焚烧和堆肥。相对于其他处理方式,焚烧具有占地面小、减容率高,处理速度快,无害化较彻底,余热可用于发电或供热等优点。在焚烧前堆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渗滤液,其成分复杂,易产生恶臭,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污染地表水、地下水,进而对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渗滤液处理一般采用生化与膜系统(超滤-微滤-纳滤-反渗透)联合处理工艺,其中生化处理一般采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MBR)或厌氧+二级厌氧好氧(AO)工艺。此联合处理工艺中的超滤出水所含有机物以难生物降解的腐殖质类为主。
发明内容
针对焚烧厂渗滤液生化与膜系统联合处理工艺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去除率高、成本低,能有效去除纳滤进水(即超滤出水)中腐殖质有机物,提高膜通量,缓解膜污染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纳滤进水预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在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纳滤进水中加入聚合氯化铝(PAC),控制投加后的PAC浓度为90-110mg/L;
步骤2:加入盐酸,调节水样pH为4.5-5.5,搅拌;
步骤3:加入聚丙烯酰胺(PAM910),控制投加后的聚丙烯酰胺浓度为3.5-4.5mg/L,搅拌,沉降,得到预处理后的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纳滤进水。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2中的搅拌速度为180-220rpm(转/分钟),搅拌时间为1-3min。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3中的搅拌速度为60-100rpm(转/分钟),搅拌时间为15-20min。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3中的沉降时间为20-40min。
混凝是最古老的净化水质的处理方法之一,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技术。混凝过程为了达到两个目的:第一是使原水中离散的微小颗粒脱稳;第二是使脱稳的微小颗粒能够粘结成絮凝体。混凝过程的实质是使投加的混凝剂与水体中胶体颗粒等污染物迅速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使待去除物与水体本身在物理性质上有显著差异从而析出。絮凝剂PAM的作用是使混合过程中析出的小颗粒碰撞、初始凝聚体成长变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投加PAC使胶体颗粒与混凝剂发生吸附作用形成絮体,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分离,并通过PAM的絮凝作用使絮体颗粒聚集沉降,去除大部分腐殖质有机物。纳滤进水经本发明预处理后,可直接进入膜处理系统,缓解膜污染,提高膜通量。
本发明采用混凝方法对超滤出水进行预处理,降低纳滤进水中有机物浓度,缓解膜污染,提高膜通量,为后续的纳滤和反渗透膜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证,节约处理费用。本发明去除率高、成本低、效果稳定,能有效去除超滤出水(纳滤进水)中腐殖质有机物。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力大学,未经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28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