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针倒角的加工方法和滚针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61720.7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2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达;胡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豪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F16C3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郭斌莉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角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滚针倒角的加工方法和滚针的加工方法,涉及轴承制造的技术领域。其中,滚针倒角的加工方法的加工步骤包括:对棒料进行断料,得到第一滚针坯;对所述第一滚针坯进行掼头处理,在所述第一滚针坯的两端均形成第一倒角,得到第二滚针坯;对所述第二滚针坯进行软磨,得到第三滚针坯;将所述第三滚针坯置入抛筒内,所述抛筒对所述第一倒角进行抛窜得到第二倒角。该滚针倒角的加工方法中的抛窜步骤能够对第一倒角半径的散差进行有效压缩,得到半径一致性较高的第二倒角,提高滚针倒角的加工精度,进而确保滚针轴承装配时滚针的顺畅装入,提高滚针轴承运行时的稳定性并相应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滚针倒角的加工方法和滚针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滚针轴承是带有滚针的轴承,具有结构紧凑的特点,尽管滚针具有较小的截面,滚针轴承仍具有较高的负荷承受能力,尤其适用于径向安装尺寸受限制的支承结构。
滚针轴承运转时,其滚针的运行稳定性直接关系滚针轴承的使用寿命,当滚针的倒角散差较大时,容易引起滚针运转失稳,产生摆动与保持架的挡边异常接触导致保持架磨损;此外,滚针倒角的散差较大时,将滚针装配至保持架和内圈时的难度也较大。
即现有滚针轴承的滚针倒角的散差较大,导致滚针轴承的装配难度大,且滚针轴承的使用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针倒角的加工方法和滚针的加工方法,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滚针轴承的滚针倒角的散差较大,导致滚针轴承的装配难度大,且滚针轴承的使用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滚针倒角的加工方法,加工步骤包括:
对棒料进行断料,得到第一滚针坯;
对所述第一滚针坯进行掼头处理,在所述第一滚针坯的两端均形成第一倒角,得到第二滚针坯;
对所述第二滚针坯进行打磨,得到第三滚针坯;
将所述第三滚针坯置入抛筒内,所述抛筒对所述第一倒角进行抛窜得到第二倒角。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抛筒对所述第三滚针坯抛窜预设时间后,对所述第三滚针坯的倒角进行抽检;
若倒角的半径满足公差范围,则停止所述抛筒对所述第三滚针坯的抛窜;
若倒角的半径不满足公差范围,则所述抛筒继续对所述第三滚针坯进行抛窜处理,直至倒角满足公差范围得到所述第二倒角。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时间为1~2h,且所述抛筒对所述第三滚针坯抛窜所述预设时间后,每隔1h对所述第三滚针坯的倒角进行抽检,直至倒角满足公差范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使用投影仪对所述第三滚针坯的倒角进行抽检。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倒角的半径R2不大于所述第一倒角的半径R1,且所述第二倒角的半径R2的公差范围为±0.1mm。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抛筒的内壁由多个平面部沿所述抛筒的周向围设而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平面部沿所述抛筒的轴向包括至少一个抛窜面,所述抛窜面呈平面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抛筒的转速为550~650r/min,抛窜时间为3~4h。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使用内壁为弧面的筒体对所述第一滚针坯进行掼头处理8~10h,在所述第一滚针坯的两端均形成第一倒角,得到所述第二滚针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滚针的加工方法,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滚针倒角加工方法,第三滚针坯经抛筒的抛窜得到第四滚针坯,继续对所述第四滚针坯进行加工,加工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豪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豪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17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厚蜂窝夹层结构大曲率位置处制孔方法
- 下一篇:大直径封头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