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odbus协议的预警信息主动上报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61082.9 | 申请日: | 2019-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4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古欣;王伟;刘炜;马雅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有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22 | 分类号: | G06F11/22;G06F11/10;H04L12/40;H04L12/403;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11582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邢江峰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新泺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云端服务器 主动上报 指令 从机设备 感知设备 实时性差 统一管理 协议扩展 协议统一 预警信息 远程监控 功能码 寄存器 物联网 传感器 机轮 解析 主机 万物 互联 消耗 上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Modbus协议的预警信息主动上报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设置Modbus协议扩展指令,从机设备根据Modbus协议内容,对于不同的寄存器,通过不同功能码向云端服务器主动上报数据,云端服务器根据协议进行解析,从而实现云端服务器对传感器等感知设备的数据,改善了设备只能作为从机的不足,解决了主机对从机轮询所造成的时间花费多、实时性差的问题,减少了流量消耗,提高了远程监控的准确性以及及时性,通过设置协议扩展指令,实现了设备的统一管理,在物联网中设备的类型成千上万,只要实现上报协议统一,即可实现万物互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数据采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Modbus协议的预警信息主动上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标准Modbus一般运行在RS485物理接口上,是一个半双工的主从协议,半双工数据传输指数据在一个信号载体的两个方向传输,在通讯的任何时刻,信息既可由主机传到从机1,又能由从机1传到主机,但是只能有一个方向传输存在。例如在一个局域网上使用具有半双工传输的技术,一个工作站可以在485总线上向从机1发送数据,然后立即接收从机1返回来的数据,如图1所示。
主机作为控制中心,所有的动作或者指令都是主机主动发起,而从机作为一个设备、传感器或者终端,主机问询就会应答,而对于485总线,一条总线上有且只有一条信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总线上只能有一个信息进行传递,每次轮询下来会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实时性不能保证;
如果从机发生的一些需要预警的数据变化不能够第一时间知晓;
由于网络通讯考虑流量、服务器并发、网络延迟等原因,无法实现类似在在总线毫秒级轮询读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Modbus协议的预警信息主动上报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主机对从机轮询所造成的时间花费多、实时性差的问题,减少流量消耗,提高远程监控的准确性以及及时性。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Modbus协议的预警信息主动上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S1、设定主机和从机交互的Modbus协议指令,包括不同寄存器类型的从机请求和主机响应指令;
S2、从机的环境控制器监测到状态变化时,根据Modbus协议指令的请求协议进行主动上报,将上报信息发送至主机;
S3、主机根据Modbus协议内容对上报信息进行解析,获知从机状态信息,并以Modbus协议指令的响应协议对从机进行回复。
优选地,所述请求指令包括设备号、功能码、寄存器起始地址、寄存器单元长度、字节数、数据以及CRC校验信息。
优选地,所述响应指令包括设备号、功能码、寄存器起始地址、寄存器单元长度以及CRC校验信息。
优选地,所述主机与从机之间的交互除了从机主动上报方式之外,还包括主机对从机进行轮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Modbus协议的预警信息主动上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Modbus协议设定模块,用于设定主机和从机交互的Modbus协议指令,包括不同寄存器类型的从机请求和主机响应指令;
从机主动上报模块,用于从机的环境控制器监测到状态变化时,根据Modbus协议指令的请求协议进行主动上报,将上报信息发送至主机;
主机回复模块,用于主机根据Modbus协议内容对上报信息进行解析,获知从机状态信息,并以Modbus协议指令的响应协议对从机进行回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有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有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10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