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平放置的单向加压的多向热模锻锻模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60073.8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6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马翔;付中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翔 |
主分类号: | B21J9/02 | 分类号: | B21J9/02;B21J13/02;B21J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放置 单向 加压 多向 热模锻 锻模 结构 | ||
又一种水平放置的单向加压的多向热模锻锻模结构,以下简称新水平锻模结构,与一种水平放置的单向加压的多向热模锻锻模结构,以下简称原水平锻模结构,一样新水平锻模结构也是水平放置,但两者的复位方式也不一样,原水平锻模结构采用弹簧力完成复位,新水平锻模结构通过气缸完成左模芯、右模芯及其它零部件的复位,并且由于使用气缸,新水平锻模结构能自己提供脱模动力。新水平锻模结构的脱模过程为,卧式冲床的冲压行程完成后,其滑块由下死点向上死点缩回,滑块上的冲头首先拔出,完成抽芯脱模,然后气缸伸出,推动顶杆前进,完成剩余其它所有脱模;复位过程是,当模锻件掉下后,气缸缩回,拉动顶杆后退,通过左扣子块、右扣子块带动扣在其上的左模芯、右模芯同时后退,将左模芯、右模芯及其它零部件拉至模缸锥孔的孔底,即它们的初始位置,完成复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之前我们设计了一种单向加压的多向热模锻锻模结构,以下简称竖直锻模结构,竖直锻模结构是竖直放置,左模芯、右模芯及其它零部件是上下运动,左右张开,模锻件脱模后会留在竖直锻模结构中,需人工取出,不便于进行自动化生产。竖直锻模结构的复位动力来源于左模芯、右模芯及其它零部件的自身重量,自由落体下滑至模缸锥孔的孔底,即它们的初始位置,完成复位。
之前我们还设计了一种水平放置的单向加压的多向热模锻锻模结构,以下简称原水平锻模结构,原水平锻模结构是水平放置,左模芯、右模芯及其它零部件是水平运动,左右张开,模锻件脱模后不会留在原水平锻模结构中,而是会由于自身重量掉下来,自动完成模锻件的卸料,便于进行自动化生产。
原水平锻模结构与竖直锻模结构的放置方式不一样,导致模锻件脱模后自动掉下来(原水平锻模结构)和人工取出来(竖直锻模结构)后,两者的复位方式也不一样。原水平锻模结构是水平放置,左模芯、右模芯及其它零部件是水平运动,其复位无法靠自身重量完成,因此原水平锻模结构采用弹簧力完成左模芯、右模芯及其它零部件的复位,即利用弹簧力拉动顶杆后退,通过左扣子块、右扣子块带动扣在其上的左模芯、右模芯同时后退,将左模芯、右模芯及其它零部件拉至模缸锥孔的孔底,即它们的初始位置,完成复位。
发明内容
又一种水平放置的单向加压的多向热模锻锻模结构,以下简称新水平锻模结构,与原水平锻模结构一样新水平锻模结构也是水平放置,但两者的复位方式也不一样,原水平锻模结构采用弹簧力完成复位,新水平锻模结构通过气缸完成左模芯、右模芯及其它零部件的复位,并且由于使用气缸,新水平锻模结构能自己提供脱模动力。
为此新水平锻模结构以竖直锻模结构为基础,保留原水平锻模结构的重要设计左扣子块、右扣子块,和在顶杆上端部铣缺口。在顶杆下端部增加连接螺纹孔,增加设计气缸连接板以连接气缸活塞杆和顶杆,增加设计气缸固定架以固定气缸缸体。
新水平锻模结构的脱模过程为,卧式冲床的冲压行程完成后,其滑块由下死点向上死点缩回,滑块上的冲头首先拔出,完成抽芯脱模,然后气缸伸出,推动顶杆前进,完成剩余其它所有脱模;复位过程是,当模锻件掉下后,气缸缩回,拉动顶杆后退,通过左扣子块、右扣子块带动扣在其上的左模芯、右模芯同时后退,将左模芯、右模芯及其它零部件拉至模缸锥孔的孔底,即它们的初始位置,完成复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提供又一种水平放置的单向加压的多向热模锻锻模结构,采用普通卧式冲床,加上自动送料机构,就能进行自动化生产;并且由于使用气缸,新水平锻模结构能自己提供脱模动力,改变了传统的通过连接在冲床滑块上的两根拉杆脱模的脱模方式,取消了上述两根拉杆,为自动送料让开了最简洁最优化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新水平锻模结构初始位置处的装配图。
图2是新水平锻模结构脱模至下拉止动键接触到底的底部位置处的装配图。
图3是新水平锻模结构脱模全部完成位置处的装配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翔,未经马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00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操作显示装置、烹调器
- 下一篇:包括多路复用器的显示器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