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声纹识别的电视支付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59506.8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1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翟栋;刘建敏;杨超;周强强;杨国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254 | 分类号: | H04N21/254;H04N21/258;H04N21/266;G06F21/32;G06F21/44;G06Q20/12;G06Q20/4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张秀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声纹 识别 电视 支付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电视支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三级认证机制建立电视支付安全体系,所述的三级认证包括设备认证、应用认证和业务认证;用户按照提示输出的提示词在电视终端进行声纹注册;用户在电视终端绑定银行卡;用户在电视终端点击购买,完成下单;用户说出唤醒词,根据三级认证机制进行安全认证,如果认证通过,则完成声纹支付并在电视终端返回支付成功界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电视支付系统,本发明使电视支付更为方便和快捷,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视安全支付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电视支付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视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在电视上购买高清视频、游戏、MV、教育等视频资源或者直接进行电视购物。当前的电视支付主要有两种,第一种用户需要在电视支付界面输入银行卡账号和密码,利用电视遥控器进行输入操作复杂,用户体验不好,而且在电视上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安全性不高,所以当前电视支付更多的采用第二种支付方式即扫描二维码付款。在电视端生成二维码,用手机等智能终端扫码支付。二维码作为信息发布媒介本身安全性差而且该支付方式在每次支付时还需要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辅助。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更方便、快捷、安全的电视支付方式。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电视支付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将现有的成熟的声纹识别技术应用在电视支付业务中并利用三级认证建立了一条可信认证链,能在极大程度提高电视购物用户体验的同时,保证用户财产的安全,为电视支付提供了一种更便捷更安全的解决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电视支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通过三级认证机制建立电视支付安全体系,所述的三级认证包括设备认证、应用认证和业务认证;
S20、用户按照提示输出的提示词在电视终端进行声纹注册;
S30、用户在电视终端绑定银行卡;
S40、用户在电视终端点击购买,完成下单;
S50、用户说出唤醒词,根据三级认证机制进行安全认证,如果认证通过,则完成声纹支付并在电视终端返回支付成功界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S10中,所述的设备认证具体包括:
电视终端设备在出厂前,生成设备的公私钥对,将设备私钥存储在电视终端,设备公钥离线导入存储在终端安全管理平台;在存储时,以设备ID与设备私钥以及设备ID与设备证书相对应的形式进行存储。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S10中,所述的应用认证具体包括:
当应用第一次启动时,电视终端调用安全SDK生成应用的公私钥对,将应用私钥存储在电视终端,将应用公钥存储在支付服务器;在存储应用私钥时,以设备ID、应用ID与应用私钥相对应的形式进行存储,在存储应用公钥时,利用设备私钥将设备ID、应用ID、应用包名和应用公钥进行签名后发送至支付服务器,支付服务器调用终端安全管理平台接口的设备公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验签,验签通过则将设备ID、应用ID、应用包名和应用公钥相对应的形式进行存储。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S10中,所述的业务认证具体包括:
当电视终端应用第一次发起相关业务时,电视终端调用安全SDK生成业务的公私钥对,将业务私钥存储在电视终端,将业务公钥存储在支付服务器;在存储业务私钥时,以设备ID、应用ID、业务ID与业务私钥相对应的形式进行存储,在存储业务公钥时,利用应用私钥将设备ID、应用ID、应用包名、业务ID和业务公钥进行签名后发送至支付服务器,支付服务器调用应用公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验签,验签通过则将设备ID、应用ID、应用包名、业务ID和业务公钥相对应的形式进行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95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用户浏览习惯的电视节目推送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场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