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唑磷分子印迹静电纺丝层析试纸条的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59017.2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7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佘永新;洪思慧;王淼;曹振;何亚荟;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G01N33/531;D01D5/00;D01D1/02;C08J9/28;C08J9/26;C08F22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高琦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唑磷 分子 印迹 静电 纺丝 层析 试纸 组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唑磷分子印迹静电纺丝层析试纸条的组建方法,结合静电纺丝、分子印迹及免疫层析试纸检测技术,用静电纺丝法在NC膜上制备分子印迹T线(检测限),羊抗小鼠IgG作为C线(质控线),通过三唑磷半抗原偶联小鼠IgG偶联异硫氰酸荧光素(THBu‑IgG‑FITC)荧光探针与目标物三唑磷直接竞争分子印迹结合位点而产生的荧光变化,建立三唑磷分子印迹静电纺丝层析荧光检测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三唑磷吸附功能材料具有较高的选择性,采用虚拟模板可解决模板渗漏问题,可以代替生物抗体应用于免疫层析技术当中;该吸附功能材料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强的抗恶劣环境的能力,克服了传统生物抗体制备周期长、易失活、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唑磷分子印迹静电纺丝层析试纸条的组建方法。
背景技术
三唑磷(Triazophos)是一种中毒、广谱有机磷杀虫剂,在谷物、水果和蔬菜上广泛使用。由于三唑磷化学稳定性好、半衰期长,使其在环境中极易残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自2016年12月31日,我国明令禁止在蔬菜上使用三唑磷。目前三唑磷的检测技术主要有确证技术和免疫分析技术,但这些方法通常存在仪器昂贵、分析时间长、抗体制备困难等诸多缺陷。因此,设计合成具有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制备成本低的仿生识别材料,建立灵敏、简单、快速、稳定、廉价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疫层析试纸检测技术是一种将单克隆抗体技术、免疫标记技术及免疫层析技术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的固相标记免疫检测技术,应用于抗原、抗体和半抗原的定性、半定量和定量检测。其使用方便、快速、特异强、成本低、制作简单,不需要专业人员和大型昂贵仪器,成为最常用的免疫分析方法之一。但通常的免疫层析需要使用抗体,而抗体的使用存在成本高、储存条件高、需要牺牲动物等不足。分子印迹替代抗体有望克服这些缺点;截止目前,关于分子印迹仿生免疫层析技术只有谢蓉建立的莠去津竞争性金标试纸条。该方法存在分子印迹微球粒径较大可能会导致层析效果不好从而影响实验灵敏度的缺点,另外由于缺乏分子印迹对应的抗体,该方法采用两个试纸条来分别达到检测和质控的目的,容易产生误差而导致结果准确度下降。
为克服以上缺点,本发明拟采用新的分子印迹仿生免疫层析模式,将分子印迹直接附着在NC膜(硝酸纤维素膜)上,但若直接通过划线法将分子印迹固定到NC膜上,一是不容易固定,分子印迹会随溶液层析;二是分子印迹上的特异性结合位点不容易暴露出来,从而导致实验灵敏度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拟在NC膜上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分子印迹纳米纤维膜,既能很好的固定住分子印迹,又能将分子印迹的结合位点充分暴露出来,增加分子印迹与目标物的接触面积,提高传质速率。
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独特的纤维制造工艺,利用静电力从聚合物溶液或熔体中生产细纤维,由此生产的纤维具有比传统纺纱工艺更细的直径(从微米到纳米)及更大的表面积。在静电纺丝过程中,在毛细管末端由表面张力保持的聚合物溶液受到电场的作用,并由该电场在液体表面上感应出电荷,当施加的电场达到临界值时,排斥电力克服表面张力,溶液的带电射流从泰勒锥的尖端喷出,并且在毛细管尖端和收集器之间的空间中发生不稳定的快速喷射,此过程中溶剂蒸发,并最终在收集器上固化成纤维。与常规纤维相比,静电纺丝纤维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物理机械性能强,已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支架、药物输送、过滤、医疗保健、生物技术、环境工程、防御和安全等领域。
静电纺丝技术与分子印迹技术的结合,既赋予了静电纺丝纤维膜特异性吸附能力,又增大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比表面积,提高吸附容量和传质速率。近几年来,应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分子印迹膜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分子印迹纤维膜的方法主要有包埋法和直接电纺法。本发明采用包埋法,即用沉淀法制备分子印迹微球,然后直接混入电纺液中制备分子印迹纳米纤维。截止目前,尚未有将静电纺丝技术与免疫层析技术联用的报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90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