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渗吸采油超分子压裂液体系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58768.2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33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郭拥军;林凌;许成军;张新民;熊亚春;蒲迪;刘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8/68 | 分类号: | C09K8/68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7 | 代理人: | 李华;温黎娟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油 分子 液体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吸采油超分子压裂液体系及其应用,所述渗吸采油超分子压裂液体系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组成的组分组成:0.2~0.7%的超分子压裂液增稠剂,0.05~0.6%的双效剂,0.05~2%的黏土稳定剂,0.05~0.4%的高效破胶剂以及余量的水。本发明制备的渗吸采油超分子压裂液体系用于低渗透致密油储层的渗吸采油作业,不仅可以作为压裂液造缝携砂,其破胶液还可作为渗吸液改变储层基质润湿性,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在储层进行渗吸采油,通过压裂和渗吸相结合的方法,不仅提高了低渗透致密油藏的渗吸采收率,也解决了压裂返排液难处理、回收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渗吸采油超分子压裂液体系及其应用,属于油气田渗吸采油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全世界范围内油气资源需求不断地增加,低渗透致密油气资源已然成为全球能源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日渐突出。我国低渗透油藏资源十分丰富,超低渗透(二类1-10md,三类0.1-1md)占58%以上,油区有300余个。但是低渗透油藏开发难度大,一般采收率的水平为5—28%,平均水平为13.6%。与常规油藏相比,低渗透致密油储层开发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地层压力低,能量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使用常规注水开发往往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目前低渗透致密油藏主要的开发方式为体积压裂,在水力压裂过程中形成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交错的缝网,从而增加渗流面积和导流能力。目前低渗透致密储层“水平井+体积改造”采收率只有5-10%,亟需进一步提高采收率,而渗吸采油也是低渗透油藏的主要开发技术之一。此外,常规的压裂液存在有传统胍尔胶摩阻高、残渣多;VES加量大、成本高且耐温性能差;化学交联聚合物体系,交联过程难控制,耐温耐剪切待提高等问题。同时,压裂返排液难处理、回收利用率低,资源浪费。本领域亟需开发一种新型的低伤害高效能压裂液。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渗吸采油超分子压裂液体系及其应用,提高低渗透致密油藏的采收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渗吸采油超分子压裂液体系,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组成的组分组成:
0.2~0.7%的超分子压裂液增稠剂,
0.05~0.6%的双效剂,
0.05~2%的黏土稳定剂,
0.05~0.4%的高效破胶剂,
以及余量的水;
所述超分子压裂液增稠剂选自部分水解的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或其衍生物;
所述双效剂为表面活性剂;
所述黏土稳定剂选自氯化钾、氯化铵与季铵盐类有机黏土稳定剂;
所述高效破胶剂选自过硫酸铵、过硫酸钾和胶囊破胶剂。
所述超分子压裂液增稠剂的粘均分子量为100000~7000000。
所述超分子压裂液增稠剂的分子结构包括丙烯酰胺单体单元、至少一种双亲不饱和疏水单体单元和至少一种阴离子烯属不饱和单体单元。
所述超分子压裂液增稠剂的分子结构的重量份组成为:60~80重量份的丙烯酰胺单体单元、1~5重量份的双亲不饱和疏水单体单元和15~39重量份的阴离子烯属不饱和单体单元。
所述双亲不饱和疏水单体单元为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其中烷基链碳原子数为8-22。
所述阴离子烯属不饱和单体单元选自丙烯酸、丙烯酸钠盐、丙烯酸铵盐、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钠盐、甲基丙烯酸铵盐、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盐、乙烯基磺酸、乙烯基磺酸钠盐、苯乙烯磺酸、苯乙烯磺酸钠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87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控液体中离子的功能材料
- 下一篇:一种双重缓速乳化自生酸及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