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台区线损智能监测系统、方法、平台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8201.5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9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炫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G01R22/06;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台区线损 智能 监测 系统 方法 平台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台区线损智能监测系统、方法、平台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用户无线智能电表的用电数据信息,并将用电数据信息实时上传至台区无线智能电表单元;获取至少两个用户无线智能电表的用电数据信息,并将用电数据信息实时上传至台区无线智能电表单元;获取至少两个用户无线智能电表的用电数据信息,或获取至少两个中间节点无线智能电表数据信息,并实时对数据进行计算对比分析;存储台区无线智能电表单元上传的数据,并将对数据的计算对比分析结果实时发送到客户端。可以实现不需要人工抄表这样就不会漏抄或差错,发生线损问题时,可以及时发现,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也保证了计算结果的真实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台区线损智能监测系统、方法、平台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线损是指电能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引起线损不达标的原因主要包括:用户违章用电和窃电;线路绝缘老化导致漏电;电能计量装置损坏导致误差;抄表人员漏抄或抄错等。线损通常是用来考核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指标之一,可以间接反映出供电公司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如果一个台区线损不达标,传统靠人工逐线、逐户、逐表排查,一个台区需要4个人花费3天的时间才能排查完毕,而且由于时间跨度长,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如下雨天湿度大导致漏电,但是第二天是晴天湿度低不漏电;窃电用户及时发现供电公司的人员过来检查,提前销毁窃电证据等),导致排查完一遍之后没有找到线损不达标的原因。
所以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大多数台区还需要人工抄表,一个月才抄一次而且抄表时间不统一,人工抄表容易漏抄或抄错,一个月的时间过长不能及时发现线损不达标的问题,抄表时间不统一也会带来比较大的误差。
2、不能直接对线损不达标的原因进行定位,需要逐线、逐户、逐表排查效率低并且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3、传统电能表没有自动查错的功能,如果由于设备老化导致计量误差大,如果供电员工发现不及时,就会把错误的数据代入到线损考核中,使得这次线损考核就失去意义。
4、传统的台区都没有自动计算线损的功能,需要人工使用计算器计算才能算出线损是多少,得到结果的时间长,还容易计算出错要重新计算。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目前人工抄表容易漏抄或抄错,且数据不统一,不能直接对线损不达标的原因进行定位,以及传统电能表没有自动查错和没有自动计算线损的功能的问题。
本发明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台区线损智能监测系统,所述的系统具体包括:
用户无线智能电表单元,用于获取用户无线智能电表的用电数据信息,并将用电数据信息实时上传至台区无线智能电表单元;
中间节点无线智能电表单元,用于获取至少两个用户无线智能电表的用电数据信息,并将用电数据信息实时上传至台区无线智能电表单元;
台区无线智能电表单元,用于获取至少两个用户无线智能电表的用电数据信息,或获取至少两个中间节点无线智能电表数据信息,并实时对数据进行计算对比分析;
服务器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台区无线智能电表单元上传的数据,并将对数据的计算对比分析结果实时发送到客户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用户无线智能电表的用电数据信息,具体为单用户每十分钟使用的电能和一个月使用的总电能数据;
所述的至少两个用户无线智能电表的用电数据信息,具体为一条支路每十分钟使用的电能和一个月使用的总电能数据;
所述的一条支路至少包括两个用户无线智能表;
所述的对数据的计算对比分析结果,包括电量数据和线损的报警信息;
所述的客户端,包括PC端或移动设备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炫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炫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82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