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58057.5 | 申请日: | 2019-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4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 发明(设计)人: | 杜世强;杜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瑞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3/20 | 分类号: | F01N3/20;F01N3/28;F01N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锥体 净化组件 净化 净化装置 柴油机尾气 主壳体 主壳 密封圈 体内 有效解决 载体组件 左右布置 左右两侧 排气管 碳问题 内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主体和净化组件;所述净化主体包括净化主壳体、第一锥体和第二锥体;所述第一锥体的一端和第二锥体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净化主壳体的左右两侧,第一锥体的另一端和第二锥体的另一端分别与排气管连接;净化主壳体内设有一对净化组件,一对净化组件分别通过密封圈左右布置设置在净化主壳体内,每组净化组件内设有载体组件。本一种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结构简单,有效解决净化装置内积碳问题,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非道路车辆柴油机尾气净化器的结构是采用DOC+DPF或者是DOC+POC结构,采用DOC+DPF结构的主要问题是,由于非道路车辆不是连续高负荷作业,DPF不能连续达到300度,尾气中的碳不能被燃烧,产生积碳而堵塞,需频繁的加热清理。DOC+POC结构的主要问题是栏截黑烟颗粒不彻底,只能栏截30-80%,不能达到排放要求。
新型非道路车辆柴油机尾气净化器的结构是DOC+DOC,采用这种结构既解决净化器内部积碳问题,又解决排放达到国四要求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结构简单,有效解决净化装置内积碳问题,使用效果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一种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主体和净化组件;
所述净化主体包括净化主壳体、第一锥体和第二锥体;
所述第一锥体的一端和第二锥体的一端分别安装在净化主壳体的左右两侧,第一锥体的另一端和第二锥体的另一端分别与排气管连接;
净化主壳体内设有一对净化组件,一对净化组件分别通过密封圈左右布置设置在净化主壳体内,每组净化组件内设有载体组件。
进一步的,一对净化组件之间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净化主壳体内的固定壳体和安装在固定壳体上的加热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净化主壳体上设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包括压力感应装置和温度感应装置,感应装置分别通过处理装置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报警装置的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载体组件包括陶瓷载体和贵重金属涂层,陶瓷载体设有多个通孔,陶瓷载体表面涂覆贵重金属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贵重金属涂层为铂或铑或钯的金属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为加热电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一种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由于设置一对净化组件,柴油机尾气通过左边的净化组件进行净化处理,载体组件对尾气中的污染物(氮氢化合物)进行氧化催化,并产生热量,将尾气升温使得进入右边的净化组件前的尾气温度可达到300度左右,再经过后端的净化组件使尾气中的碳燃烧,因此实现对积碳的充分净化处理;另外,在第一净化组件之间设有加热组件,初步净化后的柴油机尾气进入加热组件内进行加热,实现对温度的控制,避免尾气加热温度较低无法实现积碳的充分燃烧。本一种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结构简单,有效解决净化装置内积碳问题,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1、排气管,21、第一锥体,22、第二锥体,23、净化主壳体,31、净化组件,32、载体组件,41、压力感应装置,42、温度感应装置,51、固定壳体,52、加热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一种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主体和净化组件31;
所述净化主体包括净化主壳体23、第一锥体21和第二锥体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瑞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瑞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80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尿素浓度传感器反射器
- 下一篇:一种船用尿素溶液供给系统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