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进化驯化嗜盐微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7577.4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7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傅维琦;斯格柔·布瑞诺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江淮环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36 | 分类号: | C12N1/36;C12N1/12;C12R1/89 |
代理公司: | 33200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藻 进化 驯化 环境压力 盐度 叶黄素 盐藻 光生物反应器 生物质资源 海水盐度 环境友好 培养条件 微藻分离 细胞损失 逐步降低 渗透压 海洋资源 成盐 活化 藻藻 驱动 环境保护 调控 开发 | ||
1.一种进化驯化嗜盐微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嗜盐微藻在Gg-8平板培养基上划线,并置于20-50μE/m2/s荧光灯条件下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20-25℃,培养时间约1-2周,获得分离的盐藻藻落。
2)将步骤1获得的盐藻藻落接种于含30-50ml Gg-8培养基的摇瓶中,转速为100-150rpm,在20-25℃条件下培养5-7天,得到活化的藻种。
3)将步骤2所得活化的藻种接种至含300-400ml Gg-8培养基的光生物反应器中,接种活化的藻种的体积占培养基的20-25%,通入体积浓度为0.5-2.0%的二氧化碳,控制培养基的pH为6.5-7.5,培养温度为20-25℃,光照强度为200-300μE/m2/s,光源为红蓝光混合LED光,其中,蓝光占混合LED光的25%-50%,利用半连续培养模式,反复驯化微藻直到其生长速率恢复到未驯化水平的95%左右并且其叶黄素积累水平提升到稳定不变的水平,获得第一驯化盐藻。
4)将步骤3获得的第一驯化盐藻置于浓度为0.9-1.2M的NaCl溶液的光生物反应器中培养中进行培养,其余培养条件同步骤3,即该光生物反应器含300-400ml Gg-8培养基,接种活化的藻种的体积占培养基的20-25%,通入体积浓度为0.5-2.0%的二氧化碳,控制培养基的pH为6.5-7.5,培养温度为20-25℃,光照强度为200-300μE/m2/s,光源为红蓝光混合LED光,其中,蓝光占混合LED光的25%-50%,利用半连续培养模式,反复驯化第一驯化盐藻,直到其生长速率恢复到第一驯化盐藻驯化水平的95%左右并且其叶黄素积累水平提升到稳定不变的水平,获得第二驯化盐藻。
5)将步骤4获得的第二驯化盐藻置于浓度为0.45-0.75M的NaCl溶液的光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培养,其他培养条件同步骤3,即该光生物反应器含300-400ml Gg-8培养基,接种活化的藻种的体积占培养基的20-25%,通入体积浓度为0.5-2.0%的二氧化碳,控制培养基的pH为6.5-7.5,培养温度为20-25℃,光照强度为200-300μE/m2/s,光源为红蓝光混合LED光,其中,蓝光占混合LED光的25%-50%,利用半连续培养模式,反复驯化第二驯化盐藻直到其生长速率恢复到第二驯化盐藻驯化水平的95%左右并且其叶黄素积累水平提升到稳定不变的水平,获得第三驯化盐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嗜盐微藻包括盐氏杜氏藻和巴氏杜氏藻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江淮环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江淮环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75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