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铝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6712.3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6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贾威;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椒县同鑫模具配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2 | 分类号: | C22C1/02;C22C1/06;C22C21/00;F27B14/14;F27D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599 安徽省滁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铝件 保温内壳 保温外壳 保温装置 耐高温 炉体 熔炉 熔化 装料 搅拌效率 紧固装置 炉体内部 同一水平 外侧设置 物料去除 溶化 保温层 内刮板 外刮板 中间层 扒渣 炉壁 内壁 内层 清炉 三层 出炉 精炼 残留 | ||
1.一种铸铝件加工工艺,包含有铝合金,其中铝合金包含有纯铝及其不可避免的杂质,且铝的纯度在99%以上,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装料:首先将铝合金体积较小块的铝块均匀放入到熔炉内的底部,然后将铝合金较大块的铝块均匀放入到熔炉内的中下层位置处,最后将铝合金体积适中的铝块均匀放入到熔炉内的中上层位置处,从而使得铝合金分为三层平铺到熔炉内部;
(S2)熔化:在进行加热之前,在熔炉的外侧通过紧固装置固定有一环形缠绕式的保温机构,保温机构包含有保温外壳、保温密封垫和保温内壳,防止熔炉内部的温度过度外散;然后通过熔炉内置加热机构对熔炉整体进行加热熔炼处理,并控制炉内温度在720-750度之间,加热一段时间,当炉体内的铝合金软化后,此时往熔炉内部加入粉状的覆盖剂均匀的覆盖到铝合金上,进而防止铝合金氧化;
(S3)搅拌:加入有覆盖剂的铝合金需要通过搅拌装置对其进行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刮板设置成内外两层,外层刮板呈内弧形结构,且外刮板的外侧可接触到炉体内壁,内层刮板呈外弧形结构,且内刮板的底部与炉体的底部接触,从而全面的对铝合金及其覆盖剂进行充分搅拌,加速融化且防止局部过热;
(S4)扒渣:步骤(S3)的基础上进行静止,待静止30-40min之后,然后对铝合金进行扒渣处理,且扒渣过程中,需要平稳的环境,通过专用设备小心的从一侧均匀扒向另一侧,并防止渣卷入到铝合金内部,防止铝合金混料;
(S5)精炼:将步骤(S4)中的熔料冷却过后,待温度合适后,移动到静置炉内进行精炼处理,精炼之后得到纯净的熔料;
(S6)出炉和清炉:溶体取出后的熔炉需要对其进行清理,在清炉的过程中,可通过搅拌装置对炉体的内壁和底部进行清理,防止炉体内部有熔料残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铸铝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中铝的含量占比在99%或以上,其他杂质元素的含量占比在1%或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铸铝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熔化中固定保温机构的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将保温内壳通过紧固装置将其进行固定,紧固装置可为耐高温螺栓和螺杆等,且保温内壳的材质采用耐高温材质制成;
(2)然后将保温层缠绕在保温内壳的外侧,且保温层的厚度在3-5cm;
(3)最后将保温外壳通过紧固装置绕在保温层的外侧,并通过紧固装置进行固定,紧固装置可为耐高温螺栓和螺杆等,且保温内壳的材质采用耐高温材质制成,其中保温内壳的紧固装置与保温外壳的紧固装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铸铝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精炼的温度为800-850度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铸铝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精炼的时间为20-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铸铝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扒渣过程中,需要通过专用设备从顶部一侧螺旋式扒向顶部另一侧,从而将渣全面去扒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椒县同鑫模具配套有限公司,未经全椒县同鑫模具配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671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