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液力加载装置的扭矩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6512.8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8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王贵勇;马强;常青;张爱国;王晓永;赵军;吕岩;郭永杰;刘庆华;汤若奇;毛晓宇;白光明;陈通;李晓杰;邬盟;蔺璇;郭强;宋孝微;李雪童;王晓杰;赵菲;雷瑜嘉;李平;郝春宝;李成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7/02 | 分类号: | G05D1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袁孜 |
地址: | 014032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加载 装置 扭矩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液力加载装置的扭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液力加载装置工作时,扭矩控制值和传动轴上的扭矩传感器值比较作为输入,通过PID调节器实时得出液压腔的流体阻力控制量参数,控制液压腔出口的比例溢流阀的工作参数,实时调整液力加载装置液压腔内的油液压力,用于对液压加载装置液压腔流体阻力的控制,在液压加载装置的输出端得到扭矩控制值;
其中,液力加载装置包括传动轴和齿轮,传动轴带动齿轮在油液液压腔中转动;油液的液压腔出口具有比例溢流阀,比例溢流阀能够调节液压腔的出油口的开口大小,齿轮在液压腔中转动产生流体阻力,传动轴上具有扭矩传感器。
2.一种基于液力加载装置的扭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力加载装置和PID调节器,
液力加载装置包括传动轴和齿轮,传动轴带动齿轮在油液中转动;油液的压力腔出口具有比例溢流阀,比例溢流阀能够调节油液的压力腔的出油口的开口大小,液力加载装置的传动轴转动,则齿轮在油液中转动产生流体阻力,传动轴上具有扭矩传感器;
扭矩控制值和传动轴上的扭矩传感器值比较作为PID调节器输入,通过PID调节器实时得到液压腔出口的比例溢流阀的工作参数,实时调整液力加载装置液压腔内的油液压力,用于对液压加载装置液压腔流体阻力的控制,在液压加载装置的输出端得到的扭矩控制值。
3.一种基于液力加载装置的扭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S1:确定需要得到的扭矩大小为扭矩M1;
S2:根据扭矩传感器的产生扭矩反馈信号为扭矩M2,与扭矩M1比较得到扭矩差值ΔM;采用PID调节器,使扭矩M2与扭矩M1的扭矩差值ΔM差值为零时,得到比例溢流阀的表示溢流阀开口大小的工作参数;
PID调节器的具体控制过程为:输入扭矩差值ΔM,通过PID调节器输出比例溢流阀的表示溢流阀开口大小的工作参数,比例溢流阀的开口大小根据该工作参数执行,则液力加载装置内的液压腔内油液的压力变化;接着扭矩传感器的扭矩M2相应变化;PID调节器再次输出新的表示溢流阀开口大小的工作参数;
当扭矩传感器的扭矩值M2变化到与扭矩需求信号的扭矩M1的差值达到一定要求的范围时或者为零时,PID调节器控制比例溢流阀的工作参数达到稳定值;
S3:比例溢流阀采用PID调节器输出的比例溢流阀的稳定值;
S4:此时的扭矩传感器输出的扭矩M2即为需要得到的扭矩大小。
其中,液力加载装置具体限定为:包括传动轴和齿轮,传动轴带动齿轮在油液液压腔中转动;油液的液压腔出口具有比例溢流阀,比例溢流阀能够调节液压腔的出油口的开口大小,齿轮在液压腔中转动产生流体阻力,传动轴上具有扭矩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液力加载装置的扭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液力加载装置具体限定替换为:包括冷却壳体(1)、箱体(2)、齿轮(3)、轴承、传动轴(9)、比例溢流阀(12)、弹性联轴节(14)、扭矩传感器(15)、齿轮定位套(17);箱体(2)内具有中心孔,形成液压腔;传动轴(9)穿过箱体的中心孔,齿轮(3)位于液压腔即箱体的中心孔内,且装配到传动轴(9)上;位于齿轮(3)两端的传动轴(9)上分别具有齿轮定位套(17);齿轮定位套(17)两端具有轴承;轴承装配到传动轴(9)上,液压腔的前后分别具有端盖;位于前面的端盖包括前轴承支承端盖、前轴封端盖,箱体(2)的液压腔连通出油口管路和进油口;出油口管路上安装比例溢流阀(12);通过弹性联轴节(14)将扭矩传感器(15)与传动轴(9)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液力加载装置的扭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液力加载装置进一步地限定:位于后面的端盖为后轴承支承端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液力加载装置的扭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液力加载装置进一步地限定:传动轴上具有圆周凸台,位于前轴封端盖和轴承之间,用于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651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