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雷器及输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5633.0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0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杉;刘泽洪;卢理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H01C1/08;H01C1/082 |
代理公司: | 11274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器 壳体 输电系统 蒸发冷却介质 电阻阀片 散热效率 芯柱 体内 耐电压能力 电力设备 高荷电率 管路串联 输电电压 冷凝器 热损坏 浸泡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避雷器及输电系统,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用于提高避雷器的散热效率,使避雷器能够在输电电压等级不断提升的输电系统或者其他输电系统中以高荷电率长时间正常运行。该避雷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由多个电阻阀片层叠构成的避雷器芯柱,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一接口,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二接口;冷凝器,设置于壳体外、并通过管路串联于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之间;其中,壳体内设置有蒸发冷却介质,避雷器芯柱浸泡在蒸发冷却介质中。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高了避雷器的散热效率,使避雷器的电阻阀片不易发生热损坏,进而提高了避雷器耐电压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雷器及输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避雷器主体通常由环氧树脂与硅橡胶绝缘子层层包裹封闭。由于避雷器结构密闭,导致避雷器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散热效率极低。进而导致避雷器内的零部件容易因温度过高而老化或者损坏,而且限制了避雷器的荷电率。因此现有的避雷器难以适应输电电压等级的不断提升,难以在输电系统中以高荷电率持续长时间正常运行,同时降低避雷器的老化损耗和故障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雷器及输电系统,用于提高避雷器的散热效率,使避雷器能够在输电电压等级不断提升的输电系统中以高荷电率长时间正常运行,同时降低避雷器的老化损耗和故障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避雷器,该避雷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由多个电阻阀片层叠构成的避雷器芯柱,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一接口,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二接口;冷凝器,设置于壳体外、并通过管路串联于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之间;其中,壳体内设置有蒸发冷却介质,避雷器芯柱浸泡在蒸发冷却介质中。
可选地,冷凝器包括连通于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之间的第一通道,以及与第一通道间隔设置的第二通道。
可选地,避雷器还包括:外循环管,外循环管的两端与第二通道的两端分别对接以形成闭环通路,闭环通路内设置有冷却水;水机,设置于外循环管上。
可选地,避雷器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二通道两端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第二通道连通,且进水管和出水管可接入换流阀塔的水冷循环管路。
可选地,避雷器还包括设置于进水管上的分液喷头,分液喷头的进液口与进水管连通,分液喷头的喷液口朝向冷凝器。
可选地,避雷器还包括设置于冷凝器下方的集液盘,集液盘的底部设有排液孔。
可选地,避雷器还包括连通排液孔与出水管的排液管。
可选地,冷凝器所处的位置高于壳体内的蒸发冷却介质的液面。
可选地,避雷器还包括多个金属垫块,各个金属垫块与各个电阻阀片依次交替叠加设置。
基于上述避雷器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输电系统,该输电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的避雷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避雷器及输电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56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