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赤眼蜂投放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5564.3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1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翟一凡;代晓彦;郑礼;曹广平;于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弹片 延伸管 投放 赤眼蜂 转轮 安装杆 弹片固定 旋转拨杆 主轴转动 第一端 拨杆 伸入 外壁 下端 拨动 连通 开口 田间 | ||
一种赤眼蜂投放机构,用于实现对赤眼蜂的田间投放。它包括:底板,在底板上固定有安装杆;弹片,所述弹片固定在安装杆上并位于底板的上方;主轴,所述主轴转动安装在底板上,在主轴上固定有转轮,在转轮的外壁上固定有拨杆,随着转轮的旋转拨杆逐渐靠近弹片并拨动弹片,随后远离弹片;投放管,所述投放管固定在底板上,在投放管的第一端固定有C形的延伸管,延伸管的下端与投放管连通,延伸管的开口朝向弹片所在的一侧,弹片的一段可以伸入延伸管内,在延伸管内放置装有赤眼蜂的蜂丸。整个投放机构,结构简单,便于在农业上大规模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赤眼蜂投放机构。
背景技术
生物防治是植物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有效控制农业害虫,且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无污染。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农业害虫是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赤眼蜂是世界上应用面积最大的一类天敌昆虫,能寄生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害虫的卵。在中国,赤眼蜂的投放目前主要是挂蜂卡,即将赤眼蜂蛹装载在卡片上,然后将蜂卡挂在田间作物叶片上。此种操作方式完全依靠人工,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赤眼蜂投放机构,用于替代人工实现对赤眼蜂的田间投放。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赤眼蜂投放机构,其特征是,它包括:
底板,在底板上固定有安装杆;
弹片,所述弹片固定在安装杆上并位于底板的上方;
主轴,所述主轴转动安装在底板上,在主轴上固定有转轮,在转轮的外壁上固定有拨杆,随着转轮的旋转拨杆逐渐靠近弹片并拨动弹片,随后远离弹片;
投放管,所述投放管固定在底板上,在投放管的第一端固定有C形的延伸管,延伸管的下端与投放管连通,延伸管的开口朝向弹片所在的一侧,弹片的一段可以伸入延伸管内,在延伸管内放置装有赤眼蜂的蜂丸。
进一步地,弹片包括依次设置的安装段、弹射段和驱动段,安装段通过螺钉与安装杆固定连接,弹射段为折弯成的锥形结构,驱动段为圆弧形结构,驱动段用于与拨杆接触,弹射段伸入延伸管内与蜂丸接触。
进一步地,在弹射段内侧设有加固片,加固片的两端均与弹射段接触。
进一步地,投放管内腔的下壁为斜面,且该斜面的低端朝向延伸管所在的一侧。
进一步地,在延伸管的上方设有储存箱,储存箱的底部设有连接管以及与连接管连通的下落孔,连接管的下端与延伸管的上端连通。
进一步地,在储存箱内转动安装有搅拌轴,在搅拌轴的外壁上固定有两片搅拌片,在储存箱的底部固定有驱动搅拌轴的搅拌电机。
进一步地,在储存箱的侧壁上固定有侧管,侧管倾斜设置且侧管的低端与储存箱外壁接触。
进一步地,在储存箱的顶部固定有耳板,在耳板上设有安装孔。
进一步地,底板设置有两块,两底板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且两底板左右对称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赤眼蜂投放机构,可以对单个蜂丸进行投放,且可以对蜂丸进行不断的投放。进而在移动过程中,向田间不断投放蜂丸。储存箱的设置,可以向延伸管内不断的提供蜂丸。整个投放机构,结构简单,便于在农业上大规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投放管的正视图;
图3为弹片的俯视图;
图4为蜂丸落入延伸管内的示意图;
图5为蜂丸被弹出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55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