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美白祛斑面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5550.1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6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匡阿亮;匡飘飘 | 申请(专利权)人: | 匡阿亮 |
主分类号: | A61K8/98 | 分类号: | A61K8/98;A61K8/67;A61K8/9728;A61K8/9767;A61K8/9789;A61Q19/02 |
代理公司: | 43231 衡阳雁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纪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2164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配比 辅助材料 面膜 经济实用 美白祛斑 美容用品 蛋黄 松花 银耳 维生素E 白茯苓 妊娠斑 珍珠粉 蜂蜜 蛋清 制备 | ||
一种美白祛斑面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美容用品技术领域,其包括原料成分及辅助材料,所述原料成分按以下重量份配比包括:白茯苓10~30份,松花5~15份,三七10~30份,银耳5~15份,珍珠粉10~30份,维生素E 40~60份;所述辅助材料为相应重量份配比的蛋黄30~70份和蜂蜜80~100份,或者所述辅助材料为相应重量份配比的蛋清80~100份。本发明对妊娠斑的祛除效果较为明显,并且成本低,经济实用,相对现有的化学成分面膜而言,对人体的副作用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美容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美白祛斑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皮肤保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面膜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热爱和青睐,目前大部分的面膜都包含较多的化学添加剂制成,尤其一些外国品牌的面膜,基本以化学成分为核心,在给肌肤带来一定功效的同时,也容易引发依赖性以及一定的副作用等问题。
面部妊娠斑的形成通常与内分泌和激素代谢有关,例如妊娠时期的内分泌和激素代谢不稳定导致脑垂体分泌的促黑色素细胞激素增加,从而引起皮肤细胞逐渐氧化,失去活性,无法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多余的黑色素无法排除体外,堆积在面部表皮,就形成了妊娠斑,通常在妊娠4个月后,孕妇便会在鼻梁、双颊或者前额部出现不同程度的妊娠斑。妊娠斑一般要在产后半年才会开始逐渐消退,一部分人的妊娠斑不但不会消除,还可能加深。由于市面上现有的面膜基本都难以起到祛斑的作用,若使用一些名牌护肤品来对皮肤进行祛斑,不仅要面临成本昂贵的问题,还存在产生副作用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美白祛斑面膜,对妊娠斑的祛除效果较为明显,并且成本低,经济实用,相对现有的化学成分面膜而言,对人体的副作用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美白祛斑面膜,包括原料成分及辅助材料,所述原料成分按以下重量份配比包括:白茯苓10~30份,松花5~15份,三七10~30份,银耳5~15份,珍珠粉10~30份,维生素E 40~60份;所述辅助材料为相应重量份配比的蛋黄30~70份和蜂蜜80~100份。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美白祛斑面膜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配比取白茯苓、松花、三七、银耳、珍珠粉、维生素E,净选,分别粉碎后进行混合;(2)按重量份配比取蛋黄和蜂蜜,混合后搅拌均匀,再将步骤(1)获得的混合粉末加入到其中,搅拌均匀后得到美白祛斑面膜,该美白祛斑面膜可针对干燥皮肤、干燥季节及干燥地区使用。
除此之外,还提供一种美白祛斑面膜,包括原料成分及辅助材料,所述原料成分按以下重量份配比包括:白茯苓10~30份,松花5~15份,三七10~30份,银耳5~15份,珍珠粉10~30份,维生素E 40~60份;所述辅助材料为相应重量份配比的蛋清80~100份。
而制备上述美白祛斑面膜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配比取白茯苓、松花、三七、银耳、珍珠粉、维生素E,净选,分别粉碎后进行混合;(2)按重量份配比取蛋清,再将步骤(1)获得的混合粉末加入到其中,搅拌均匀后得到美白祛斑面膜,该美白祛斑面膜可针对油性皮肤者使用,该美白祛斑面膜可针对油性皮肤者涂于脸上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白茯苓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茯苓多糖,由于茯苓多糖对酪氨酸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为竞争性抑制,而酪氨酸酶恰为作用于黑色素生成的关键酶,因此白茯苓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来减少黑色素的生成量,达到增白效果,这是祛斑的作用机制之一。另外,白茯苓中还含有茯苓酸,茯苓酸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它能结合到肾细胞醛固酮受体上,提高尿中钠与钾的比值,有助于将身体里多余的水分从小便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匡阿亮,未经匡阿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55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