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片切割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5055.0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6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仇少军;张涛;廖能武;吴铁锋;黄相强;乔印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8 | 分类号: | B23K26/38;B23K26/7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周放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割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切割装置及方法,该极片切割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有第一吸附区、切割口和第二吸附区,所述切割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吸附区和所述第二吸附区之间;所述第一吸附区用于吸附极片的主体部;所述第二吸附区用于吸附极片的废料部;极耳吸附件,设置于所述切割口,所述极耳吸附件设置有第三吸附区,所述第三吸附区用于吸附极片的极耳区。本申请提供的极片切割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三个独立的吸附区,在切割时,主体部、极耳区和废料部均不抖动,由于极耳区被吸附的较稳定,因此无需较大的风速来用于吸附,因此激光不会发生离焦,切割质量好。可以采用较小的风速对极耳区进行吸附,待粉尘沉降后,再进行除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切割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二次电池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壳体和容纳于电池壳体内的电芯和电解液,通过电化学反应输出电能。
电芯包括负极极片、隔离膜与正极极片,通过对极片进行切割形成极耳,极耳与电池顶盖连接,从而将电能输出。
现有技术中的极片切割装置在激光切割过程中,极耳和废料容易发生抖动,导致激光离焦,造成极耳报废,影响切割质量,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片切割装置及方法,以减少极片在切割过程中的抖动,提高切割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极片切割装置,其中,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有第一吸附区、切割口和第二吸附区,所述切割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吸附区和所述第二吸附区之间;所述第一吸附区用于吸附极片的主体部;所述第二吸附区用于吸附极片的废料部;
极耳吸附件,设置于所述切割口,所述极耳吸附件设置有第三吸附区,所述第三吸附区用于吸附极片的极耳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吸附件包括:
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包括第一负压腔和所述第三吸附区,所述第三吸附区设置有多个第一吸附孔,所述第一负压腔与所述第一吸附孔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块包括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
所述第一支撑块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块;
所述第三吸附区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块;
所述第一负压腔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块设置有安装孔;
所述第一支撑块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吸附件包括:
第一管接头,连接于所述支撑块;所述第一管接头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负压腔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极耳吸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管接头与所述支撑块之间,且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切割口周侧的所述本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吸附区设置有多个第二吸附孔;
所述本体包括第二负压腔,所述第二负压腔与所述第二吸附孔连通;所述第二吸附区设置有多个第三吸附孔;
所述本体包括第三负压腔,所述第三负压腔与所述第三吸附孔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包括第四负压腔,所述第四负压腔与所述切割口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包括用于与除尘管连接的第二管接头,所述第二管接头包括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第四负压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5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样本裂解和PCR反应组合物
- 下一篇:产生非对称算法密钥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