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955042.3 申请日: 2019-10-09
公开(公告)号: CN112634383A 公开(公告)日: 2021-04-09
发明(设计)人: 刘欣;孔德辉;艾吉松;王宁;徐科;朱方;游晶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6T9/00 分类号: G06T9/00
代理公司: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张秀英
地址: 518055 广东省深***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图像 处理 方法 装置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图像的对数伽马分布HLG电信号的RGB值;通过预先存储的三维查找表获取该HLG信号的RGB值对应的感知量化编码PQ电信号的RGB值,其中,该三维查找表中存储有HLG电信号的RGB值与PQ电信号的RGB值的映射关系;将该PQ电信号的RGB值发送给目标显示设备,其中,该目标显示设备用于将该PQ电信号的RGB值转换为第一光信号的RGB值并根据该第一光信号的RGB值显示该目标图像,通过一个三维查找表便可实现HLG到PQ的转换,大大降低了实现复杂度,且减小了占用内存,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从HLG转换到PQ需要至少9个查找LUT表,且表的内容较多,存在实现过程复杂且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HDR,全称High Dynamic Range,即高动态范围。所谓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是一个用法非常广泛的专业名词,笼统的说法是一个可变信号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比值,而且多数是指声音和光的信号。而在视频显示领域,对于一个显示设备的动态范围,基本上可以表达为最亮处与最暗处之间的过渡范围。通俗来说,HDR可以拓展显示的亮度范围,展现更多的亮部和暗部细节,为画面带来更丰富的色彩和更生动自然的细节表现,从而使得电视画面更接近人眼所见。

以往由于在影像制作过程中一直没有重视动态范围,即使进入了高清视频制作的阶段,动态范围的幅度仍然只停留在10-2-102nit之间,而人眼对于光线接受的动态范围则高达10-6-1014nit,即使是平均人群的水准也能达到10-4-104nit的范围。这样的动态范围技术规范显然是远远不足的,不过在以往电视与家庭影院投影机动态范围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而随着OLED有机二极管平板电视、采用激光光源的家用投影机以及区域性LED背光控制技术的广泛使用,现阶段的显示设备所拥有的动态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有的标准,于是就促使了 HDR标准的出现。

目前显示器对比度的限制是由1990年发布的ITU BT.709标准决定的。为了达到最佳的观看效果,该标准中的电光转换函数(EOTF)是以过去CRT 显示器的特性为基础设定的。但CRT显示器的亮度一般不超过100nit,对于现在亮度可达400nit甚至1000nit的显示器而言,BT.709标准已经束缚了最佳显示效果的呈现。因此,当前不少广播电视界的机构组织均提出了新的HDR显示技术,以实现更高动态范围的显示。

HDR显示技术的关键是对于电光转换函数(EOTF)和光电转换函数 (OETF)的定义,即电信号与光信号之间的转换规则,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中的视频数据采集和显示处理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为两种转换在系统中所处的位置。目前主要存在两种新的电光转换方案来替代阴极射线管 CRT(Cathode Ray Tube)时代所使用的伽马曲线。一是杜比实验室的Dobly Vision HDR方案提出的感知量化编码(PQ,perceptual quantizer),二是由BBC和NHK联合研发的对数伽马分布(HLG,Hybrid Log Gamma)。在 BT.2100标准中定义了如何基于PQ和HLG光电/电光转换函数产生和分发片源。但是相关技术在实际实现中从HLG转换到PQ需要至少9个查找LUT 表,且表的内容较多,存在实现过程复杂且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尚未提出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从HLG转换到PQ需要至少9个查找LUT表,且表的内容较多,存在实现过程复杂且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图像的对数伽马分布HLG电信号的RGB值,其中,所述HLG 电信号是所述目标图像的像素值经过HLG光电转换后得到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50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