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烧器尾筒结构及出口侧向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54829.8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9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兵;田晓晶;凤云仙;冯珍珍;杨安建;张渊;黄毅;艾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R3/60 | 分类号: | F23R3/6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器尾筒 结构 出口 侧向 连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尾筒结构及出口侧向连接方法,属于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的领域,包括尾筒筒身,所述尾筒筒身的一端设有尾筒进口支撑环,另一端设有尾筒出口法兰,该尾筒出口法兰的两侧沿其切向方向分别设有第一出口连接结构和第二出口连接结构,且第一出口连接结构与第二出口连接结构之间搭接配合,将各个燃烧器尾筒结构依次装配在燃烧器上,且各个燃烧器尾筒结构的第一出口连接结构和第二出口连接结构呈相互交替排布;将相邻的第一出口连接结构与第二出口连接结构搭接连接并通过连接销锁紧,同时,两相邻燃烧器尾筒结构的尾筒筒身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通过连接销对其遮挡密封,以达到相邻两尾筒的连接稳定性和密封性显著提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烧器尾筒结构及出口侧向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燃烧器尾筒是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燃烧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用高温合金材料制造的燃烧导流设备,是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中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燃料在燃烧器火焰筒中通过燃烧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换为热能,形成高温、高压的燃烧产物,迅速通过燃烧器尾筒喷向高温透平(涡轮)叶片以推动透平(涡轮)做功,带动发电机对外发电及驱动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转子高速转动以压缩空气。
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整机燃烧器装配通常由多个数量的燃烧器绕转子中心组成,两相邻燃烧器的连接方式对于燃烧器的装配及工作稳定性和尾筒出口的密封性至关重要。现有燃烧器尾筒的出口连接结构多设计在尾筒出口顶部,通过顶部把紧结构固定尾筒。而尾筒出口侧面无连接结构设计,这样更容易造成尾筒出口的不稳定性及相邻两尾筒间的密封结构设计更为复杂。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燃烧器尾筒结构设计,可有效解决相邻两尾筒的连接稳定性问题和密封结构设计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器尾筒结构及出口侧向连接方法以达到相邻两尾筒的连接稳定性和密封性显著提升的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烧器尾筒结构,包括尾筒筒身,所述尾筒筒身的一端设有尾筒进口支撑环,另一端设有尾筒出口法兰,该尾筒出口法兰的两侧沿其切向方向分别设有第一出口连接结构和第二出口连接结构,且第一出口连接结构与第二出口连接结构之间搭接配合,该结构能够实现多个燃烧器尾筒结构之间沿侧向方向进行稳定搭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尾筒进口支撑环的周向方向上设有至少两个尾筒进口定位结构,通过该尾筒进口定位结构能够对尾筒进口支撑环的安装方位进行正确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口连接结构和第二出口连接结构均包括上搭接片和下搭接片,所述上搭接片和下搭接片之间贯穿有连接销,且上搭接片和下搭接片均开设有与该连接销相匹配的销孔,通过该连接销能够对第一出口连接结构和第二出口连接结构进行稳固搭接。
一种燃烧器尾筒结构的出口侧向连接方法,选取至少两个上述的燃烧器尾筒结构,该出口侧向连接方法如下:
(1)将各个燃烧器尾筒结构依次装配在燃烧器上,且各个燃烧器尾筒结构的第一出口连接结构和第二出口连接结构呈相互交替排布;
(2)将相邻的第一出口连接结构与第二出口连接结构搭接连接并通过连接销锁紧,同时,两相邻燃烧器尾筒结构的尾筒筒身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通过连接销对其遮挡密封,由于连接销设计在尾筒出口处,而两相邻尾筒筒身的筒身出口由于设计空间及结构的限制,会形成一条间隙,如果该间隙不能很好密封住,则燃兼压缸内的空气会沿着这条缝隙向外泄漏;当连接销装配至预设位置后正好可以将此间隙挡住,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该连接销不仅可以解决相邻尾筒筒身的尾筒出口处的稳定约束,还可以解决两相邻尾筒筒身的尾筒出口设计间隙的泄漏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通过各个燃烧器尾筒结构的尾筒进口支撑环装配在燃烧器上,且尾筒进口支撑环通过尾筒进口定位结构进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48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