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温发热线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4148.1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7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邵明义;邵荧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茂雄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56 | 分类号: | H05B3/56;H05B3/34 |
代理公司: | 44456 广州市专注鱼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柴燕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线 柔性发热器具 单股金属丝 涤纶芯线 感温丝 漆包 绝缘 布线 感温 绝缘层 特种绣花机 快速升温 智能电脑 双功率 双螺旋 单根 体感 发热 加工 样式 制作 | ||
本发明属于柔性发热器具的加工制作领域,尤其是一种感温发热线及其加工方法,针对现有的发热线大都是单根双螺旋发热线,体形较粗通常在导致柔性发热器具使用体感大大降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感温发热线包括带漆包绝缘感温丝、涤纶芯线和第一单股金属丝,所述带漆包绝缘感温丝、涤纶芯线和第一单股金属丝合绞,且合绞后的带漆包绝缘感温丝、涤纶芯线和第一单股金属丝外包裹有第一绝缘层,本发明可实现单或双功率控制发热,实现快速升温效果;且操作简单,在柔性发热器具内随意布线或通过特种绣花机实现智能电脑花样式布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发热器具的加工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柔性发热器具的新型单/双绞感温发热线。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柔性发热器具的厂商使用的发热线,大都是单根双螺旋发热线,体形较粗通常在导致柔性发热器具使用体感大大降低。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感温发热线及其加工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单/双绞发热线,解决了螺旋发热线在使用体感上的触线不适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感温发热线,包括带漆包绝缘感温丝、涤纶芯线和第一单股金属丝,所述带漆包绝缘感温丝、涤纶芯线和第一单股金属丝合绞,且合绞后的带漆包绝缘感温丝、涤纶芯线和第一单股金属丝外包裹有第一绝缘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材质为耐温超120℃的PVC、硅胶、铁氟龙、TPE等。
优选的,包括带漆包绝缘感温丝、涤纶芯线和第一多股金属丝,所述带漆包绝缘感温丝、涤纶芯线和第一多股金属丝合绞,且合绞后的带漆包绝缘感温丝、涤纶芯线和第一多股金属丝外包裹有第一绝缘层。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绝缘层外合绞的第二单股金属丝,且第一绝缘层和第二单股金属丝外包裹有第二外绝缘层,所述带漆包绝缘感温丝、涤纶芯线、第一单股金属丝和第一绝缘层构成单绞感温发热线,且带漆包绝缘感温丝、涤纶芯线、第一单股金属丝、第一绝缘层、第二单股金属丝和第二外绝缘层构成双绞感温发热线。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感温发热线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发热线载体A取双层用车缝线间隔性缝合,每条车缝线为平行线,间距设于2-7cm;
S2:将发热线C穿于各间隔线内,并头尾均设置在E处,同时通过连接座方式固定在毯体边缘;
S3:穿线完成后毯体四周用包边或锁边方式缝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改良后的单绞感温发热线体型较柔软及细可控制到同时柔性器具使用双绞感温发热线时,可实现单或双功率控制发热,实现快速升温效果,目前为市场独有;
2、操作简单,在柔性发热器具内随意布线或通过特种绣花机实现智能电脑花样式布线;因采用绝缘漆包裹方式,目前主要使用在公司自主研发的≤36V直流特低压柔性发热器具上。
本发明可实现单或双功率控制发热,实现快速升温效果;且操作简单,在柔性发热器具内随意布线或通过特种绣花机实现智能电脑花样式布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感温发热线的单绞感温发热线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感温发热线的双绞感温发热线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感温发热线的加工方法的将发热线依次穿入柔性发热器具内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感温发热线的加工方法的通过特种绣花机智能电脑实现带弯曲圆弧花样式布线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茂雄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茂雄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41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加热体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利用导电陶瓷进行快速加热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