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块链多链协同的供应链物流溯源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53998.X | 申请日: | 2019-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6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丁毅;靳军;周丽;曹婷婷;华芳;李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物资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Q10/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14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块 链多链 协同 供应 物流 溯源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块链多链协同的供应链物流溯源系统,包括:资源管理层、区块信息层、系统管理层以及应用服务层四个层次,由底层向上层层支撑,从资源管理层到应用服务层逐渐接近用户应用,从应用服务层到资源管理层逐步靠近物理资源。本发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物流溯源系统,是智能物流系统领域的创新型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区块链多链协同的供应链物流溯源系统。
背景技术
物流是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标将其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供应链是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供应链物流不再只强调孤立的优化活动,而是要加强供应链企业群体协作作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物流产业也正经历着阶段性的变革,由传统的物流运转模式向智能物流模式转变,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了信息快速识别以及部分推断能力,溯源是供应链物流信息流通的重要手段,目标是有效管理物流活动,提高流通效率和水平,实现产品的品质控制,但当前智能化技术构建的溯源系统仍无法解决以下问题:
(1)假冒伪劣产品长期存在于供应链中,尚无有效的措施加以管控;
(2)物流系统的信息获取不对等,信息传递环节多并缺乏透明性,造成信息扭曲并放大,影响系统效率;
(3)物流中合同存在无法正常履行的潜在风险,处理纠纷时举证和追责费时费力;
(4)物流业务数据由中心机构维护,物流运转中的丢包爆仓、错领误领、信息泄露等问题普遍存在,目前中心化方法无法有效保证信息流的公平可信。
因此,根据现有技术的需求,当前供应链物流需要构建一个安全可信、信息透明、权责明确的溯源系统,区块链技术正是可信溯源的高效解决方案。区块链不可篡改、可追踪性、去中心化、支持建设交易各方信任机制的优良特性,是供应链物流溯源发展的技术驱动。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公开分类账本,通过各参与方的共识机制来约束信息的记录,这就意味着供应链的合作成员之间的共享信息是公开透明且不可改变的,这是溯源有效运行的前提条件;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性和时间戳存在性可有效解决参与主体的纠纷,实现轻松举证和追责;溯源信息的不可篡改和去中介化也可大力改善物流假冒伪劣现象。总之,区块链有助于减少供应链物流的信任成本,提高运转效率。
供应链物流溯源是一个长期备受产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领域,并已开展了许多工作,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物流产品的品质控制,建设供应链物流各方的信任机制,从而提高流通效率和水平。现有技术包括:可使用RFID、EPC等物联网设备完成水产品供应链部分流程的追溯;可使用数据库集成和算法加密技术,并通过RFID设备完成农产品的全程追溯;可构建一套供应链的质量与安全控制信息系统,在供应链成员之间共享信息,提高运转效率。
供应链物流溯源系统多使用中心数据库外加物联网采集设备,这样可以加快运转流程,实现溯源应用,但无法有效解决中心数据库安全风险、造假以及纠纷处理困难等多方面的问题。并且从现有研究来看,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物流溯源缺乏完整的技术体系和解决方案,一系列关键性技术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包括:
(1)供应链物流包括运输、存储、配送等复杂流程,涉及多个参与方,加之异构物联网设备采集的数据种类繁多,信息量大,现有区块链的存储性能有限,查询能力不足,无法有效满足数据存储和信息快速查询分析的实际需求;
(2)链上信息的真实可靠,是区块链溯源系统有效运转的前提条件之一。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物联网设备采集数据,减少人为干预因素,增强信息上链的“保真”,但仅仅使用这种方法尚不足以对信息真实性形成有效保障,还需要更加完善的机制来进一步加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物资学院,未经北京物资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39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