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质谱设备的流体过滤系统、质谱设备及再生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53879.4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9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任建新;李灵锋;卢文成;常清;李鹏;汪小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微木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4/02 | 分类号: | B01D24/02;B01D35/12;B01D46/00;B01D46/30;H01J49/04;H01J4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徐律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流体 过滤 系统 再生 使用方法 | ||
1.一种质谱设备的流体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滤芯(1),具有适于接收带杂质流体的正面和排出干燥洁净流体的背面;
第二滤芯(2),同样具有适于接收带杂质流体的正面和排出洁净流体的背面;
第一通路,适于从第一滤芯(1)的正面通入带杂质流体,并向第二滤芯(2)背面通入洁净流体;
第二通路,适于从第二滤芯(2)的正面通入带杂质流体,并向第一滤芯(1)的背面通入洁净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谱设备的流体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气阀(3),具有进气端和至少两个出气端,进气端适于与送气装置连通,其中一个出气端连接至第一滤芯(1)的正面,另一个出气端连接至第二滤芯(2)的正面;
所述进气阀(3)的两个出气端不同时打开;
反吹管路(13),连通第一滤芯(1)的背面和第二滤芯(2)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质谱设备的流体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吹管路(13)上设置有限流阀(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质谱设备的流体过滤系统,还包括:
泄污阀(4),其具有至少两个进气端,所述两个进气端分别连通至第一滤芯(1)和第二滤芯(2)的正面;
排气阀(5),其具有至少两个进气端和一个出气端,两个进气端分别连通至第一滤芯(1)的背面和第二滤芯(2)的背面,出气端适于与质谱设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质谱设备的流体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阀(3)、泄污阀(4)和排气阀(5)均为三通阀。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质谱设备的流体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设置在所述泄污阀(4)的进气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质谱设备的流体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滤芯(1)和第二滤芯(2)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质谱设备的流体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芯(1)和第二滤芯(2)的外表面裹设有保温结构。
9.一种质谱设备,包括进气系统、离子源装置、质量分析器、检测器和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系统的进气管路上设有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质谱设备的流体过滤系统。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质谱设备的流体过滤系统的再生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1)进气阀(3)、排气阀(5)均与第一滤芯(1)连通,第一滤芯(1)工作对载气除湿干燥;
(2)泄污阀(4)与第二滤芯(2)连通,第一滤芯(1)和第二滤芯(2)连通,第一滤芯(1)中部分载气通过反吹管路(13)进入第二滤芯(2),对第二滤芯(2)加热,第二滤芯(2)吸收的水分高温蒸发后在泄污阀(4)处冷凝后排出,实现第一滤芯(1)工作,同时第二滤芯(2)再生;
(3)停止对第二滤芯(2)加热,断开第一滤芯(1)和第二滤芯(2)的连通,第二滤芯(2)再生完成,直至第二滤芯(2)自然冷却,第一滤芯(1)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后进行切换,采用第二滤芯(2)工作,第一滤芯(1)再生;
(4)进气阀(3)、排气阀(5)与第二滤芯(2)连通,第二滤芯(2)工作对载气除湿干燥,第二滤芯(2)工作;
(5)第一滤芯(1)与泄污阀(4)连通,第二滤芯(2)与第一滤芯(1)连通,第二滤芯(2)中的载气部分通过反吹管路(13)进入到第一滤芯(1),对第一滤芯(1)加热,实现第二滤芯(2)工作,同时第一滤芯(1)再生;
(6)依次循环实现第一滤芯(1)和第二滤芯(2)工作与再生交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微木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微木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38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