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泥页岩样品原位转化中生烃活化能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53816.9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2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崔景伟;侯连华;朱如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周晓飞;许曼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页岩 样品 原位 转化 中生烃 活化能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泥页岩样品原位转化中生烃活化能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泥页岩样品,泥页岩样品中已除去滞留烃;针对每个泥页岩样品,分别获取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温度与生烃转化率的对应关系;针对每个泥页岩样品,根据获取的温度与生烃转化率的对应关系确定模拟方程,迭代拟合模拟方程和获取的温度与生烃转化率的对应关系,确定指定的指前因子,模拟方程和获取的温度与生烃转化率的对应关系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预设值时的指前因子为指定的指前因子;将各泥页岩样品对应的指定的指前因子进行平均值计算,将得到的平均值确定为固定的指前因子;在所固定的指前因子下,确定各泥页岩样品的生烃活化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泥页岩样品原位转化中生烃活化能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页岩层系内的非常规油气已成为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亮点,但中国陆相页岩的成熟度和孔隙度较低,目前尚未在陆相地层中规模开发陆相页岩油(赋存在泥页岩中的成熟原油)。目前中石油和壳牌合作认为原位转化技术适用于中国,认为油气行业下一次革命很可能是“干酪根革命”。可以通过大规模地下体积加热建立“地下炼厂”,从而将富有机质页岩中有机质原位改质成轻质油和凝析油,实现页岩油的有效开采。
但是陆相页岩在不同盆地不同地区有机质类型、成熟度以及矿物组成上存在较大变化。在快速的筛选原位转化的“甜点区”的过程中,除了常规的生烃潜量之外,还有一个难易程度需要评价,如何快速评价各泥页岩原位转化难易程度成为一个科学难题。尽管国内外已经有大量学者通过热重以及热解仪开展了不同页岩生烃活化能的研究,但是生烃活化能不能直接进行对比。
例如,现有技术中,Rock-eval生烃评价仪,依据多组温度和转化率开展活化能计算,可以给出各类样品在不同指前因子下的生烃活化能分布。但是目前该方法仍存在两点缺陷:第一,生烃活化能大小的确定不准确;没有考虑残留烃存在会降低生烃活化能的大小,因为残留烃蒸发被误解为低活化能生烃母质的生烃过程;第二,该方法计算得到的生烃活化能之间没有可比性,不能为不同泥页岩样品原位转化中生烃难易的确定提供数据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泥页岩样品原位转化中生烃活化能的确定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烃活化能的确定准确度低、无法为评价不同泥页岩样品原位转化中生烃难易提供数据依据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泥页岩样品,其中,所述泥页岩样品中已除去滞留烃;
针对每个泥页岩样品,分别获取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温度与生烃转化率的对应关系;
针对每个泥页岩样品,根据获取的温度与生烃转化率的对应关系确定模拟方程,迭代拟合所述模拟方程和获取的温度与生烃转化率的对应关系,确定指定的指前因子,其中,所述模拟方程和获取的温度与生烃转化率的对应关系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预设值时的指前因子为指定的指前因子;
将各泥页岩样品对应的指定的指前因子进行平均值计算,将得到的平均值确定为固定的指前因子;
在所述固定的指前因子下,确定各泥页岩样品的生烃活化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泥页岩样品原位转化中生烃活化能的确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烃活化能的确定准确度低、无法为评价不同泥页岩样品原位转化中生烃难易提供数据依据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
样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泥页岩样品,其中,所述泥页岩样品中已除去滞留烃;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针对每个泥页岩样品,分别获取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温度与生烃转化率的对应关系;
拟合模块,用于针对每个泥页岩样品,根据获取的温度与生烃转化率的对应关系确定模拟方程,迭代拟合所述模拟方程和获取的温度与生烃转化率的对应关系,确定指定的指前因子,其中,所述模拟方程和获取的温度与生烃转化率的对应关系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预设值时的指前因子为指定的指前因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38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