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船坞底部的污泥清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53442.0 | 申请日: | 2019-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4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谢应孝;陈正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8B5/04 | 分类号: | B08B5/04;B08B3/02;B08B1/04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船坞 底部 污泥 清洗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船坞底部的污泥清洗装置,属于污泥清洗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保护罩、第一吸泥管、辅助吸泥机构、清洗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保护罩有顶板、两个侧板和尾板,所述顶板、两个侧板和尾板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顶板的上侧面设有第一吸泥泵,所述第一吸泥管设置在保护罩的右侧,所述第一吸泥管从左到右依次包括锥形部和矩形部,所述锥形部通过第一输泥软管与第一吸泥泵的进口相连,所述辅助吸泥机构能够加速污泥进入第一吸泥管内,所述清洗机构能够清洗船坞底部残留的污泥,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保护罩和第一吸泥管移动。本发明能够快速清洗船坞底部的污泥,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泥清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船坞底部的污泥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出坞时,海水会加载大量的污泥进入船坞,当船舶出坞后,关闭坞门,将船坞内的水抽干,船坞底部残留大量的污泥。
在新船建造前,需要将这些污泥清理出去,目前主要通过工人手持高压水枪冲洗污泥,然后污泥水通过排水沟排出至海上,但是部分污泥沉积较为严重,需要采用铲车铲除,费时费力,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船坞底部的污泥清洗装置,能够快速清洗船坞底部的污泥,省时省力。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船坞底部的污泥清洗装置,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有顶板、两个侧板和尾板,两个所述侧板垂直设置在顶板下侧面的前后边沿上,所述尾板垂直设置在顶板下侧面的左侧边沿上,所述顶板、两个侧板和尾板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顶板的上侧面设有第一吸泥泵,所述第一吸泥泵的出口通过管子与外部相连;
第一吸泥管,所述第一吸泥管设置在保护罩的右侧,所述第一吸泥管从左到右依次包括锥形部和矩形部,所述锥形部通过第一输泥软管与第一吸泥泵的进口相连;
辅助吸泥机构,所述辅助吸泥机构设置在第一吸泥管内,所述辅助吸泥机构能够加速污泥进入第一吸泥管内;
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清洗机构能够清洗船坞底部残留的污泥;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保护罩和第一吸泥管移动。
在上述的用于船坞底部的污泥清洗装置中,所述辅助吸泥机构包括:
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相对设置在矩形部的前后两侧;
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插设在两个通孔内,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与两个通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伸出相对应的通孔且端部均设有连接机构,所述第一转轴通过两个连接机构固连在保护罩上;
若干个转叶板,若干个所述转叶板沿周向设置在位于矩形部内的第一转轴上;
第一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能够带动第一转轴转动。
在上述的用于船坞底部的污泥清洗装置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位于矩形部外的第一转轴上;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设在矩形部的外侧,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穿孔;
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设在侧板上,另一端穿过穿孔固连在套管上。
在上述的用于船坞底部的污泥清洗装置中,所述通孔呈长条状且沿着第一吸泥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通孔的宽度大于第一转轴的直径。
在上述的用于船坞底部的污泥清洗装置中,所述固定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连在支撑板上,另一端固连在套管上。
在上述的用于船坞底部的污泥清洗装置中,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3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