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业门禁管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50836.0 | 申请日: | 2019-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8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 发明(设计)人: | 曹无瑕 | 申请(专利权)人: | 八兔软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C9/25 | 分类号: | G07C9/25;G07C9/27 |
| 代理公司: | 11582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邢江峰 |
| 地址: | 2000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身份验证 门禁管理系统 身份验证信息 后台服务器 逻辑服务器 安全系数 管理系统 解锁方式 门禁系统 物业门禁 门禁 验证 人脸识别 用户终端 通信系统 准确率 解锁 门闸 手机 终端 业主 | ||
本发明涉及门禁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物业门禁管理系统,包括用户终端、门禁通信系统、逻辑服务器、后台服务器、门禁管理系统和业主终端。该物业门禁管理系统,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手机扫码或刷IC/ID卡的方式进行门禁的解锁,解锁方式多样,提高门禁系统的实用性,逻辑服务器会对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进行第一次验证,后台服务器对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进行第二次身份验证,只有当两种验证均通过时门闸才能被开启,确保身份验证的准确率和安全系数,解决门禁系统解锁方式单一和身份验证安全系数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禁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物业门禁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的诞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的巨大的便捷,以前需要人工完成的工作如今可由一些微控制器,传感器等设备来组合完成,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单一功能的电池门铃,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智能门禁应运而生。
安全是所有门禁系统的核心问题,现在小区住户采用单元整体管理,现有的门禁系统中有语音门铃和可视门铃等,解锁方式较为单一,语音门铃的线路损坏或可视门铃的摄像头损坏时,导致门禁系统整体瘫痪,不便于使用,同时,现有的门禁系统采用门禁中安装的检测设备进行身份验证,验证过程单一,存在误判的隐患,安全系数较低。因此,一款能够整合多种门禁解锁方式,且确保身份验证的准确率和安全系数的门禁系统的产生迫在眉睫。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物业门禁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业门禁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业门禁管理系统,包括用户终端、门禁通信系统、逻辑服务器、后台服务器、门禁管理系统和业主终端,所述用户终端为人脸、手机和IC/ID卡的其中之一,所述用户终端用于信息的输入、数据上传和数据下载;
所述门禁通信系统为安装在门禁上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通过人脸识别摄像头、二维码识别器、IC/ID卡识别器的其中之一输入用户信息;
所述逻辑服务器为安装在门禁上的安卓主板,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安卓主板电性连接,所述安卓主板上安装有数模转换器、控制器、闪存单元、第一存储器和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用户终端通过GPRS通信模块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后台服务器由应用主机和数据库主机组成,所述应用主机通过局域网与逻辑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门禁管理系统由传感器、数模转换器、控制器、第二存储器、门闸和报警器组成,所述传感器用于对门闸开启信息进行检测。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应用主机对各系统上传的数据进行处理,所述数据库主机用于对用户信息和楼栋信息进行储存。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地感线圈和超声波传感器中的一种,从而判断门闸是否开启,且所述传感器将门闸信息通过控制器上传至第二存储器中进行储存。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业主终端由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门闸、按键模块以及安装在每个业主住房内的门铃组成,且所述业主终端通过局域网与所述逻辑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物业门禁管理系统的门禁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通过用户终端注册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通过GPRS通信模块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的应用主机对用户信息进行计算并得到一组验证标签,所述验证标签和所述用户信息绑定并储存在数据库主机中;
S2:后台服务器与逻辑服务器通过局域网进行数据交互,并将所述验证标签和所述用户信息发送至第一存储器中进行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八兔软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八兔软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08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