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普通一体化声光警报器设计方法及声光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50487.2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9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真照;柴雪峰;程祥光;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7/06 | 分类号: | G08B7/06;G08B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55 | 代理人: | 蒋芳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普通 一体化 声光 警报器 设计 方法 报警器 | ||
本发明涉及智能普通一体化声光警报器设计方法,其实现方法如下:通过编码器对声光警报器设定工作模式数字代码,工作模式数字代码代表智能型模式或普通型模式;声光警报器启动时进行初始化,初始化时优先读取其内部存储的工作模式数字代码,确认为智能型或普通型;若为智能型,则按照设定的智能型设置进行后续初始化动作,使声光警报器进入智能型工作模式;若为普通型,则进行报警参数的初始化设置,并在设置后进入普通报警模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声光警报器,并实现智能型/普通型一体化设计,只需通过编码器工具配置不同的信息即可,丰富了产品的使用环境,降低了同时存在多种产品型号带来的生产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器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普通一体化声光警报器设计方法及声光报警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火灾声光警报器主要分为智能型和普通型两类,智能型带有地址编码,启动/停止报警受其配接控制器控制;普通型无需地址,通过控制电源即可启动/停止报警。
按照国标GB26851-2011要求,火灾声光警报器启动后须发出一定的声光警报信号:声信号须满足至少一个方向上3米处的声压级达到75dB以上(A计权),且任意方向上不能超过120dB(A计权);光信号须满足在100lx~500lx环境光线下25米处清晰可见。这些都要求对声光警报器提供足够的能量,市场上同类型产品大多通过单独提供一组DC24V电源解决。这导致市场上智能型火灾声光警报器大多使用四线制,一组总线用于通信,一组DC24V用于供电;普通型则为两线制,只需一组DC24V电源线,因此智能型和普通型因方案无法实现一体化,只能以两个独立的产品存在,生产时须注意区分;同样外观结构的两种产品不易区分,也会给施工带来不便。虽然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二总线声光警报器,但因软硬件设计原因未能实现智能型/普通型的一体化,也是分为智能型和普通型两种产品形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智能普通一体化声光警报器设计方法及声光报警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智能普通一体化声光警报器设计方法,其实现方法如下:
第一步:通过编码器对声光警报器设定工作模式数字代码,工作模式数字代码代表智能型模式或普通型模式;
第二步:声光警报器启动时进行初始化,初始化时优先读取其内部存储的工作模式数字代码,确认为智能型或普通型;
第三步:若为智能型,则按照设定的智能型设置进行后续初始化动作,使声光警报器进入智能型工作模式;
若为普通型,则进行报警参数的初始化设置,并在设置后进入普通报警模式。
本发明所述的智能普通一体化声光警报器设计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步中包括方法:
编码器输入预设工作模式数字代码后,开始设定操作;
编码器发送读地址命令,读取声光警报器地址;
编码器对此地址发送第一次改写工作模式命令,并读取当前设定的工作模式和模式反码;
编码器对此地址发送第二次改写工作模式命令,下发设定的工作模式数字代码;
编码器发送读工作模式命令,读取声光警报器最新工作模式,并与设定模式进行校验,并提示校验结果。
本发明所述的智能普通一体化声光警报器设计方法,其中,所述第三步中,若为智能型,初始化完成后,将持续一设定时间进行实时检测判断总线数据帧,根据相应命令进行对应操作,操作完成后进入休眠。
本发明所述的智能普通一体化声光警报器设计方法,其中,当声光警报器休眠状态下被唤醒时,将循环参数再次初始化,再根据工作模式数字代码判断进入智能工作模式还是普通工作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504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急疏散系统及应急疏散方法
- 下一篇:基于北斗通讯的铁路沿线滑坡实时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