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的减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49829.9 | 申请日: | 2019-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6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高友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来斯奥集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3/20 | 分类号: | B60G3/20;B60G11/14;B60C11/03 |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郑文涛 |
| 地址: | 3140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轮胎 减震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的减震装置,所述轮毂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一,所述活动杆一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活动杆二,所述活动杆二的下方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活动装置,所述活动装置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上活动杆,所述上活动杆的下方活动连接有上活动板,所述上活动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弹簧一,所述活动弹簧一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活动连接块一,所述活动连接块一的下方活动连接有限位杆一,所述限位杆一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槽。该新能源汽车轮胎的减震装置,轮毂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这样在行驶的过程中增加摩擦力,防止打滑,提高了轮胎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主要是采用非常规材料作为动力源来提供动力的,新能源汽车的轮胎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使其承受车身的重量,而轮胎在与路面接触时,由于车速的原因会遇到小石子或者障碍物,这样会引起车轮的震动,从而引起车身的颠簸,这样会影响车内乘坐人员的舒适感,现有技术的减震轮胎在轮胎内部安装减震装置,但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车速较快,轮胎的转速也比较快,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缓冲,这样减震的效果比较差,依旧会引起不适感。
为解决上述问题,故而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的减震装置,该装置不同于之间在轮胎内部安装减震装置,而是在轮胎的外部安装了减震装置,当轮胎转动时,连接杆在活动杆一和活动杆二上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内部的活动装置运动,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这样通过机械结构之间的传动,可以减少震动,再通过连接弹簧在活动槽内部的活动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这样减震效果比较好,可以带更好的乘车体验。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的减震装置,具备减震效果比较好,可以带更好的乘车体验的优点,解决了轮胎在与路面接触时,由于车速的原因会遇到小石子或者障碍物,这样会引起车轮的震动,从而引起车身的颠簸,这样会影响车内乘坐人员的舒适感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减震效果比较好,可以带更好的乘车体验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的减震装置,包括轮毂、活动杆一、活动杆二、连接杆、活动装置、上活动杆、上活动板、活动弹簧一、活动连接块一、限位杆一、限位槽、滑动杆一、连接支架、滑动杆二、限位杆二、活动连接块二、活动弹簧二、下活动板、下活动杆、活动槽、连接弹簧、活动块。
上述各结构之间的位置及连接关系如下:
所述轮毂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一,所述活动杆一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活动杆二,所述活动杆二的下方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活动装置,所述活动装置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上活动杆,所述上活动杆的下方活动连接有上活动板,所述上活动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弹簧一,所述活动弹簧一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活动连接块一,所述活动连接块一的下方活动连接有限位杆一,所述限位杆一的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滑动杆一,所述滑动杆一的下方活动连接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滑动杆二,所述滑动杆二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限位杆二,所述限位杆二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活动连接块二,所述活动连接块二的下方活动连接有活动弹簧二,所述活动弹簧二的下方活动连接有下活动板,所述下活动板的下方活动连接有下活动杆。
所述连接支架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活动块。
优选的,所述上活动板内部的两侧活动连接活动弹簧一,活动连接块一的一端活动连接活动弹簧一,活动连接块一远离活动弹簧一的一端活动连接限位杆一,活动连接块一在活动弹簧一上移动可带动限位杆一移动,滑动杆一可在限位杆一上的限位槽上移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一的一端活动连接活动连接块一,限位杆一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活动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来斯奥集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来斯奥集成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98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