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内置电源的LED灯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49489.X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6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石世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V23/00;F21V17/10;F21V17/16;F21V29/508;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44583 中山市粤捷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谦 |
地址: | 528402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电源 支撑板 壳体内部 连接板 透明板 对壳 支撑板上端面 连接线 空间利用率 壳体套装 内置电源 散热效果 外界空气 维修更换 壳体卡 上夹板 下夹板 壳体 内置 拆卸 体内 支撑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内置电源的LED灯具,包括壳体以及透明板,所述透明板固定在壳体内顶部,所述壳体套装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LED灯板,所述支撑板内下部设置有驱动电源,且驱动电源位于壳体内部,所述驱动电源右端连接有连接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上夹板以及下夹板便于将驱动电源内置固定在支撑板以及壳体内部,且通过支撑板以及壳体卡接,方便对壳体进行拆卸,进而方便对LED灯板进行维修更换,而且通过连接板便于对本装置进行固定,并通过连接板对壳体进行支撑,方便外界空气进入,从而提高了对驱动电源以及LED灯板的散热效果,且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内置电源的LED灯具,属于LED灯具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LED灯具与驱动电源一般是分开放置的,导致LED灯具与驱动电源之间所占用的空间较大,造成了空间利用率降低,且不方便对驱动电源进行固定,使用效果较差,因此,需要一种具有内置电源的LED灯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内置电源的LED灯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内置电源的LED灯具,包括壳体以及透明板,所述透明板固定在壳体内顶部,所述壳体套装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LED灯板,所述支撑板内下部设置有驱动电源,且驱动电源位于壳体内部,所述驱动电源右端连接有连接线,且驱动电源通过导线与LED灯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外观呈弓字型结构,且支撑板左下方以及右下方均加工有矩形开口,所述壳体左下方以及右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横截面呈梯形,且凸块卡接在矩形开口内部,所述支撑板上端面左部以及右部均加工有开口槽,便于壳体与支撑板进行稳定连接,且方便将壳体与支撑板相分离,进而便于对LED灯板进行拆装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内上端面左部以及右部均固定连接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之间设置有驱动电源,所述壳体前端面以及后端面均滑动连接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分别位于驱动电源前下方以及后下方,所述上夹板外观呈三角结构,所述下夹板呈梯形结构,实现了通过上夹板以及下夹板对驱动电源进行夹紧,且方便对不同尺寸规格的驱动电源进行夹紧,拆装方便,适用范围广。
进一步地,所述下夹板上端面以及下端面均粘接有橡胶条,所述下夹板通过橡胶条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下夹板内部加工有第一圆孔,通过橡胶条的弹性,便于将橡胶条卡接在壳体上,从而对下夹板进行限位,进而便于对驱动电源进行稳定夹紧,第一圆孔的设计则便于对下夹板进行拉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内上端面前后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T型杆,两个所述T型杆均位于上夹板右侧,所述连接线缠绕在两个T型杆上,且连接线右端穿过支撑板,并从支撑板右端延伸出,通过T型杆便于对连接线进行缠绕放置,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且方便对连接线进行取下,便于对任意长度的连接线进行取用,适用范围广。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前下方以及后下方均等距固定有三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穿过转杆,所述转杆镶嵌固定在连接板上端面,所述连接板上端面前后对称加工有两个第二圆孔,且连接板位于壳体下侧,便于将外部螺栓穿过连接板上的第二圆孔,从而方便对连接板进行固定,进而对壳体以及支撑板进行固定,且另一半的连接板伸入壳体内部,实现了对壳体以及支撑板进行限位,进而对驱动电源进行限位,避免驱动电源脱落,且通过连接板对壳体进行支撑,方便外界空气进入壳体内部,便于对驱动电源以及LED灯板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转杆环形侧面上部加工有环形卡槽,且环形卡槽上卡接有卡簧,所述卡簧位于连接块上端,通过对卡簧进行取下,从而便于对转杆进行拆卸,且便于通过外部螺栓穿过连接板,并对壳体以及支撑板进行固定,扩大了固定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未经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94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