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基水泥桩快速连接结构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48902.0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9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经纬;梁晶晶;卞明爽;曹一明;张雅丽;曾艾婧;郭文轩;李俊杰;于婷;陈志强;陈子豪;郭宣伯;段棚淇;宁国辰;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52 | 分类号: | E02D5/52 |
代理公司: | 太原新航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2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基 水泥 快速 连接 结构 方法 | ||
1.一种地基水泥桩快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形底板(1)、圆盘形连接板(2)、四个扇环形卡板(3)、八根锁紧螺栓(4)、N对第I半圆弧槽形垫片(5)、N对第II半圆弧槽形垫片(6)、N个第I锁紧螺母(7)、N个第II锁紧螺母(8)、N根第I镦头钢筋(9)、N根第II镦头钢筋(10);N为正整数,且N≥6;
其中,圆环形底板(1)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贯通开设有N个头部朝上的第I轴向沉头光孔(11),且N个第I轴向沉头光孔(11)围绕圆环形底板(1)的中心线等距排列;圆环形底板(1)的内侧面开设有第I圆环形卡槽(12);第I圆环形卡槽(12)的槽底与圆环形底板(1)的外侧面之间贯通开设有八个头部朝外的径向沉头螺孔(13),且八个径向沉头螺孔(13)围绕圆环形底板(1)的中心线等距排列;圆盘形连接板(2)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贯通开设有N个头部朝下的第II轴向沉头光孔(14),且N个第II轴向沉头光孔(14)围绕圆盘形连接板(2)的中心线等距排列;圆盘形连接板(2)的下端面与圆环形底板(1)的上端面对接,且N个第II轴向沉头光孔(14)与N个第I轴向沉头光孔(11)一一正对;圆盘形连接板(2)的下端面中央延伸设置有圆柱形凸台,且圆柱形凸台的侧面开设有第II圆环形卡槽(15);圆柱形凸台的侧面与圆环形底板(1)的内侧面间隙配合,且第II圆环形卡槽(15)与第I圆环形卡槽(12)正对;四个扇环形卡板(3)共同拼合构成圆环形卡板;圆环形卡板的外边缘嵌设于第I圆环形卡槽(12)内;圆环形卡板的内边缘嵌设于第II圆环形卡槽(15)内;八根锁紧螺栓(4)一一对应地旋拧于八个径向沉头螺孔(13)内,且八根锁紧螺栓(4)的尾端面均紧压圆环形卡板的外侧面;
每对第I半圆弧槽形垫片(5)均对接构成一个第I圆筒形垫片;每个第I圆筒形垫片的内孔均为头部朝上的沉头孔;每个第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上端均延伸设置有圆环形凸台,且每个第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均设有螺纹;N个第I圆筒形垫片一一对应地穿设于N个第I轴向沉头光孔(11)内,且N个第I圆筒形垫片的下端面均超出圆环形底板(1)的下端面;每对第II半圆弧槽形垫片(6)均对接构成一个第II圆筒形垫片;每个第II圆筒形垫片的内孔均为头部朝下的沉头孔;每个第I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下端均延伸设置有圆环形凸台,且每个第I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均设有螺纹;N个第II圆筒形垫片一一对应地穿设于N个第II轴向沉头光孔(14)内,且N个第II圆筒形垫片的上端面均超出圆盘形连接板(2)的上端面;N个第I锁紧螺母(7)一一对应地旋拧于N个第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且N个第I锁紧螺母(7)均紧压圆环形底板(1)的下端面;N个第II锁紧螺母(8)一一对应地旋拧于N个第I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且N个第II锁紧螺母(8)均紧压圆盘形连接板(2)的上端面;N根第I镦头钢筋(9)的镦头端均朝上,且N根第I镦头钢筋(9)一一对应地穿设于N个第I圆筒形垫片内;N根第II镦头钢筋(10)的镦头端均朝下,且N根第II镦头钢筋(10)一一对应地穿设于N个第II圆筒形垫片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水泥桩快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圆环形底板(1)、圆盘形连接板(2)、四个扇环形卡板(3)、N对第I半圆弧槽形垫片(5)、N对第II半圆弧槽形垫片(6)均采用45号钢或35K冷镦钢或40铬制成;N个第I锁紧螺母(7)、N个第II锁紧螺母(8)均采用六角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水泥桩快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N个第I轴向沉头光孔(11)和八个径向沉头螺孔(13)围绕圆环形底板(1)的中心线等距交错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水泥桩快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N的取值根据地基水泥桩的断面尺寸而定。
5.一种地基水泥桩快速连接方法,该方法用于形成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水泥桩快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
步骤a:首先,将N个第I锁紧螺母(7)一一对应地套设于第I地基水泥桩的N根第I镦头钢筋(9)上;然后,将N根第I镦头钢筋(9)一一对应地穿设于N个第I轴向沉头光孔(11)内,并保证N根第I镦头钢筋(9)的镦头端均位于圆环形底板(1)的上方,同时保证N个第I锁紧螺母(7)均位于圆环形底板(1)的下方;然后,将N对第I半圆弧槽形垫片(5)一一对应地对接扣设于N根第I镦头钢筋(9)上,由此形成N个第I圆筒形垫片;然后,向上拉动圆环形底板(1),使得N个第I圆筒形垫片一一对应地穿设于N个第I轴向沉头光孔(11)内,并保证N个第I圆筒形垫片的下端面均超出圆环形底板(1)的下端面;然后,将N个第I锁紧螺母(7)一一对应地旋拧于N个第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并保证N个第I锁紧螺母(7)均紧压圆环形底板(1)的下端面,由此实现圆环形底板(1)与第I地基水泥桩的连接;
步骤b:首先,将N个第II锁紧螺母(8)一一对应地套设于第II地基水泥桩的N根第II镦头钢筋(10)上;然后,将N根第II镦头钢筋(10)一一对应地穿设于N个第II轴向沉头光孔(14)内,并保证N根第II镦头钢筋(10)的镦头端均位于圆盘形连接板(2)的下方,同时保证N个第II锁紧螺母(8)均位于圆盘形连接板(2)的上方;然后,将N对第II半圆弧槽形垫片(6)一一对应地对接扣设于N根第II镦头钢筋(10)上,由此形成N个第II圆筒形垫片;然后,向下拉动圆盘形连接板(2),使得N个第II圆筒形垫片一一对应地穿设于N个第II轴向沉头光孔(14)内,并保证N个第II圆筒形垫片的上端面均超出圆盘形连接板(2)的上端面;然后,将N个第II锁紧螺母(8)一一对应地旋拧于N个第II圆筒形垫片的外侧面,并保证N个第II锁紧螺母(8)均紧压圆盘形连接板(2)的上端面,由此实现圆盘形连接板(2)与第II地基水泥桩的连接;
步骤c:首先,将四个扇环形卡板(3)均嵌入第I圆环形卡槽(12)内;然后,将圆盘形连接板(2)的下端面与圆环形底板(1)的上端面对接,并保证N个第II轴向沉头光孔(14)与N个第I轴向沉头光孔(11)一一正对,由此一方面使得圆柱形凸台的侧面与圆环形底板(1)的内侧面间隙配合,另一方面使得第II圆环形卡槽(15)与第I圆环形卡槽(12)正对;然后,将八根锁紧螺栓(4)一一对应地旋拧于八个径向沉头螺孔(13)内;在旋拧过程中,八根锁紧螺栓(4)共同推动四个扇环形卡板(3)沿径向向内移动,使得四个扇环形卡板(3)的内边缘均嵌入第II圆环形卡槽(15)内,由此一方面使得四个扇环形卡板(3)共同拼合构成圆环形卡板,另一方面使得八根锁紧螺栓(4)的尾端面均紧压圆环形卡板的外侧面,从而实现圆环形底板(1)与圆盘形连接板(2)的连接,进而实现第I地基水泥桩与第II地基水泥桩的快速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89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构件的连接件
- 下一篇:一种变形补偿锚杆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