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热铝合金及制备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48708.2 | 申请日: | 2019-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3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梅轩朗;聂宝华;陈东初;罗铭强;聂德键;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C22C21/04 | 分类号: | C22C21/04;C22C1/03;C22C1/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朱继超 |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铝合金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热铝合金及制备工艺,该导热铝合金,室温下强度可以达到190MPa,25~300℃的热膨胀系数为17.2×10‑6℃‑1,25~300℃的热导率为139.8W/(m·K),密度低至2.6g/cm3,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铝合金难以同时满足低的热膨胀系数(α=17.7×10‑6℃‑1)、良好的导热性能(λ≥100W/(m·K))以及低密度(ρ3g/cm3)的要求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热铝合金的制备工艺,步骤精简,设备要求低,生产过程易于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热铝合金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铝合金作为最常用的一种非铁合金,因为具有储量丰富、成本低廉、力学性能出众以及适用于铸造成形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摩托及造船等各个机械生产部门中。
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系统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各种电子设备和装置中的元器件,其结构的复杂性正不断提高。在电子器件工作时,有相当一部分电能转换成热能,如果这部分热能不能及时释放,必将导致电子器件温度升高,进而电子器件的失效率会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增大。同时,正因为集成化的发展,使得封装芯片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比以前大幅提升,从而使得芯片长时间处于高的工作温度下,使用寿命严重下降。
在电子产品使用的过程中,电子封装材料多是用于承载器部件和相互连线,起密封包装、机械支撑、导热散热、信号传递及屏蔽等作用的基体材料。常用的电子封装从结构上大致可分为一级封装、二级封装和三级封装。一级封装是指将芯片及引线固定在电子基板上的过程;二级封装是指将电子基板上的各元器件彼此之间联接起来的行为;三级封装则是将芯片及整体拼装在电路板的过程。
为了保证电子产品的使用性能,其封装材料应至少具备以下基本要素:(1)低的热膨胀系数(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简称CTE),能与芯片及覆铜板相匹配,以免在工作时,由于两者间CTE差异过大引起的热应力而导致受损;(2)良好的导热性能(λ≥100W/(m·K)),能及时将元器件工作时所产生的大量热量散发出去,保护内部不因温度过高而失效,该性能可用热导率(Thermal Conductivity,简称TC)表征;(3)较低的密度(ρ3g/cm3),密度尽可能小,以保证器件的轻质。而传统的金属封装材料中,铜虽然具有极佳的导热性能(λ=400W/(m·K))和较低的热膨胀系数(α=17.7×10-6℃-1),但其密度过大,成本也较高,不利于大批量生产。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的铝合金,仅能满足上述部分性能,难以同时满足上述三点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铝合金难以同时满足低的热膨胀系数(α=17.7×10-6℃-1)、良好的导热性能(λ≥100W/(m·K))以及低密度(ρ3g/cm3)的要求,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导热铝合金。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导热铝合金的制备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热铝合金,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
Si:15~25%,
铜合金固溶体:0.5~2.5%,
变质合金:0.1~0.5%,
余量为Al,
所述铜合金固溶体为Cu(Mg、Mn)合金,
所述变质合金包括Al-RE合金和Cu-10%P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87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