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团扩张和二次优化的社交网络全局重叠社团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948068.5 | 申请日: | 2019-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0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 发明(设计)人: | 何琨;石攀;杨演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6 | 分类号: | G06F16/9536;G06Q50/00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曹葆青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扩张 二次 优化 社交 网络 全局 重叠 社团 检测 方法 | ||
1.基于团扩张和二次优化的社交网络全局重叠社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社交网络转化为社交关系图;
S2.从社交关系图找出所有极大团,将所有极大团按其节点数目进行降序排列,然后依次检查每个极大团,删除所有与其节点重叠率≥τ且尚未检查的极大团,第一阈值τ的取值范围为[50%,100%);
S3.将每个极大团作为种子进行扩张采样,得到覆盖该极大团及其邻近节点的采样子图;
S4.对每个采样子图,使用二次优化求解方法,得到该采样子图所有节点的归属程度向量;
S5.根据每个采样子图的归属程度向量和采样子图的节点子集的电导,从该采样子图中抽取出一个社团,节点集合C的电导定义为;
其中,为C的余集,为C和的连边数,Vol(C)为C的节点度之和;
S6.所有社团的集合作为大规模社交网络的全局重叠社团检测结果;
对于不同极大团,S3、S4、S5并行化进行;
对于微信用户社交网络,顶点就是微信用户,边就是好友关系;对于微博用户社交网络,顶点就是微博用户,边就是关注关系;对于微信用户社交网络,全局重叠社团检测的结果就是所有好友圈;对于微博用户社交网络,全局重叠社团检测的结果就是每个大V和他/她的粉丝团;
步骤S3包括以下子步骤:
S31.计算极大团S的初始概率分布p0;
S32.从初始概率分布p0出发,在社交关系图上执行k0步懒惰随机游走,得到新的概率分布
S33.从社交关系图中选取的所有节点,构成极大团S对应的采样子图Gs,第二阈值γ取值范围为其中,Vol(S)为极大团S所有节点度之和;
在社交关系图G=(V,E)上k0步懒惰随机游走的迭代过程如下:
1.初始化,迭代轮次t=0,初始概率d(x)为节点x的度;
2.第t轮迭代,初始化新节点集本轮概率对于所有原节点集S中的每个节点si,进行以下操作:
(1)该节点的邻居节点集合为Ui,其本轮概率pt+1(si)=pt+1(si)+pt(si)/(|Ui|+1),对于Ui中的每个节点ui,计算本轮概率pt+1(ui)=pt+1(ui)+pt(si)/(|Ui|+1);
(2)更新节点集U=U∪Ui;
3.更新原节点集S=U,更新迭代轮次t=t+1;
4.重复步骤2~3,直到t=ko,输出概率分布pt;
其中,pt(si)表示第t次迭代时指定节点si上的概率,pt表示第t次迭代时第1个节点到第n个节点的概率分布,n表示社交关系图G的节点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社交网络转化为社交关系图具体如下:社交网络中的个体用节点表示,两个个体之间的联系用边表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Bron-Kerbosch算法从社交关系图找出所有节点数≥3的极大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480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